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对杂草的抑草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栽的水稻品种12个,通过盆钵试验对比各品种水稻对杂草的抑制效果,评价各品种对杂草的抑草能力,分析水稻生物量与水稻抑草能力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总体上与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并初步筛选出在生产上具备推广潜力的抑草水稻品种天协6号和两优华6。

关键词: 水稻 杂草 稗草 抑草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特异表达基因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探索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Hwo4)为实验材料,构建了一个‘苏麦3号’受赤霉病菌诱导表达的正向差减杂交文库。随机选取了141个阳性克隆测序,共获得133条通读EST。将获得的EST去除载体及接头序列后,利用CAP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33条EST被聚成90个序列重叠群(contigs),片段大小介于106~643 bp间,平均长度为274 bp。利用NCBI的Blastx软件对序列进行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76条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可以找到同源序列,功能涉及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疾病/防御、转录及细胞结构等。其中以能量及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数量最多,分别占总EST的21.1%及17.1%;其次是与抗病及防御反应有关的EST,数量占总EST的15.8%。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抗病及防御相关的EST功能主要涉及抗氧化、细胞解毒及相关物质的代谢。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菌 抑制差减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蛋白组分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食品加工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贮藏蛋白组成与组分含量显著影响食品加工品质,研究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指导小麦品质改良。【方法】选用近几年北方冬麦区育成的优质品种和高代品系及山东省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凝胶色谱(SE-HPLC)方法对贮藏蛋白组分进行量化,并分析它们与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谷蛋白总量(Glu)、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含量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含量与反映面筋强度的和面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呈1%显著正相关(r=0.61~0.83),与面包品质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85),而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Gli/Glu)与这些参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37~-0.85,P<0.05)。SDS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百分含量(%UPP)与面团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阻力呈对数关系,决定系数分别达0.84和0.86;与面包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01),决定系数为0.58。Glu、HMW-GS、LMW-GS和%UPP与面条的色泽、硬度、总分和馒头的光滑度呈5%显著负相关(r=-0.36~-0.63),而Gli/Glu与这些参数呈5%显著正相关(r=0.37~0.57)。醇溶蛋白总量及各组分含量与馒头的压缩张驰性呈1%显著正相关,与馒头的总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影响较大,当Glu和%UPP分别达到32.5AU和48.9%时,面筋强度(稳定时间大于10.0min)和面包品质较优,而对面条和馒头品质影响相对较小,且多为负向效应。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贮藏蛋白 面包品质 面条品质 馒头品质

小麦Glu-1位点变异和1B/1R易位对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和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北方冬麦区近年来育成的优质强筋品种及山东省主栽品种共42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和凝胶色谱法(SE-HPLC)对小麦贮藏蛋白组分进行量化,分析了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对其表达量、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D1位点对谷蛋白亚基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加性效应最大,达5%显著水平,贡献率为28.5%~71.3%。在Glu-A1和Glu-D1位点,单个亚基对谷蛋白亚基含量和加工品质的贡献分别为1>2*>N和5+10>2+12>4+12,而在Glu-B1位点,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不同亚基组合的HMW–GS表达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相同亚基组合的品种间贮藏蛋白组分表达量的变异较大,亚基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品种间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1B/1R易位显著降低LMW-GS、谷蛋白总量和%UPP,导致加工品质变劣。选择具有优质亚基组合,且谷蛋白亚基表达量高的类型,是有效改良面筋强度,进一步提高优质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贮藏蛋白 表达量 面团流变学特性 1B/1R HPLC

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及其混配组合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的急性毒性,并用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混配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96 h对泽蛙蝌蚪的96 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0275、88.6229、10.8760 mg/L,急性毒性大小为阿维菌素>三唑磷>吡虫啉。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按1∶17的体积比混配后48 h、72 h、96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按1∶99的体积比混配后24 h、48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72 h、96 h为相加作用。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吡虫啉 三唑磷 泽蛙蝌蚪 联合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较系统阐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从创立与发展、研究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构或学者以及领先标志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研究的前沿领域、空白点及薄弱环节,分析了中国在该研究中的总体水平、差距及其成因;最后在研究展望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植物 形态结构 模拟 可视化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抗逆能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甲壳类动物不具备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特点,采用小剂量中子刺激的物理方法启动和调节中华绒螯蟹的生化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其抗逆能力。研究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后,中华绒螯蟹体内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谷胱甘肽含量、自由基水平的变化,以期探索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对中华绒螯蟹抗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后,中华绒螯蟹体内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4.99%~22.69%,蛋白质中的巯基(-SH)含量提高23.40%~69.59%,谷胱甘肽提高8.77%~28.58%,自由基水平降低7.67%~32.86%。在试验过程中,对照蟹发生颤抖病,处理蟹未发生蟹病。在处理塘中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快,规格整齐,抗逆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 小剂量中子 中华绒螯蟹 抗逆能力 巯基(-SH) 谷胱甘肽 自由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黄萎病菌诱导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相关基因,对本实验室的一个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材料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以黄萎病菌诱导后48 h和未诱导的植株分别作为Tester和D river,提取总RNA并分离mRNA,通过合成cDNA双链及两次PCR扩增,富集诱导后植株中差异表达的片段。对两次PCR后的产物纯化,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完成文库构建,共获得了434个阳性克隆。对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后发现大小从0.45 kb到0.70 kb不等。指纹图谱分析将所有克隆分为20类,于每一类中取1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BLAST分析表明大部分克隆片段与其他病原菌诱导缩减库中的EST相似。缩减片段编码的蛋白与拟南芥的P450单加氧酶、病程相关蛋白、类甜蛋白以及几丁质酶等相似。此cDNA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分离抗黄萎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抑制消减杂交 cDNA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陆地棉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苗龄的子叶、激素组合、硝酸银等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试验结果:15 h苗龄的子叶,在附加BAP 3.0 mg/L、IAA 1.0 mg/L、2ip 1.0 mg/L和AgNO35.0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珂字棉312和泗棉3号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70%和60%左右。

关键词: 陆地棉 子叶 离体培养 不定芽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谷蛋白含量水稻种质的筛选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谷蛋白含量 水稻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