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白副产物资源开发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综述了农产品加工中产生的蛋白副产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生物活性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以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酶法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在蛋自副产物改性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其中生物酶法改性技术易于将蛋白改性到所期望的功能值,是提高蛋白副产物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并展望了几种蛋白副产物的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约化养殖禽畜粪中主要化学物质调查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省集约化养殖场61个禽畜粪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鸡粪和猪粪的总N、P、K含量均明显高于传统养殖,鸡、猪和鸽粪的P/N比高于一般作物的P/N比;3种禽畜粪总盐分含量分别为49.0、20.6和60.3g.kg-1,盐分组成以K和Na的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鸡粪Cu、Z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7.5、366.6和21.6mg.kg-1;猪粪分别为765.1、1128.0和89.3mg.kg-1;鸽粪分别为56.1、210.9和2.9mg.kg-1.这3种禽畜粪的Pb、Cd和Cr含量均很低,在未检出至12.0mg.kg-1之间.按不同肥料重金属限量标准,鸡粪和猪粪重金属超标以Cu、Zn和As为主,其中Zn的超标最为普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圃资源在广东的试验和评价利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6
摘要:2001-200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参加6个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圃(INGER),包括国际褐稻虱圃、稻瘿蚊圃、稻瘟病圃、白叶枯病圃、灌溉稻观察圃和靓粒香稻圃,引进水稻种质资源1778份,经鉴定试验和田间评价试验,评选出一批适合广东的抗病虫或具丰产潜能的优质种质。这些种质资源在我省水稻抗病虫性研究和抗病虫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2001-2005年用4个INGER材料培育出9个优质丰产抗病虫品种,合计应用面积25万hm2。这些品种组合控制了广东水稻病虫褐稻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的灾害性发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目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水稻研究所分别保留了200多份和5000多份可进一步利用的水稻种质材料。通过INGER试验引进的水稻种质资源对丰富广东水稻育种的遗传背景,提高广东省水稻抗病虫性研究和抗病虫育种水平以及种质研究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6
摘要:利用由糙米蛋白含量高达14.55%的广东省农家品种三春种配制的BC1群体进行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定位到了6个糙米蛋白基因的QTLs,其中有3个新的QTLs。有1个增效基因qCP12为主效基因,解释的表型变异高达44.2%,有可能是与谷蛋白基因Glu1紧密连锁的新调控序列。本研究表明,所利用的BC1群体的糙米蛋白可能主要是由1个主效QTL所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麸、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量对仙婆果荔枝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花生麸、尿素、复合肥在不同时期混合使用比只用尿素、复合肥显著地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机肥+无机肥比单施无机肥叶片的N、P、K含量分别提高了5.12%、33.81%、3.02%,还原糖、蔗糖、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8.62%、8.16%、24.43%;有机肥+无机肥处理的雌雄花比为1:4.41,单施有机肥的为1:8.17。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后仙婆果荔枝平均株产比单施无机肥增加了6.8 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菠萝加工与综合利用现状
《保鲜与加工 》 2006
摘要:对我国菠萝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近两年菠萝罐头、浓缩菠萝果肉汁、发酵菠萝果酒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菠萝加工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菠萝加工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