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象草种子苗的遗传变异及种间杂交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收集象草N51自交种子苗105株,分别研究不同株系的形态特征、营养品质、光周期诱导敏感性以及种间杂种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象草N51种子苗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按植株形态可分离出高大少蘖型、中高繁茂型、矮生茁壮型和矮生滞长型等多种类型,它们的生物产量及营养品质差异大;光周期诱导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短日照诱导敏感型占69.53%,欠敏感型占20.95%,不敏感型占9.52%;种间杂交不同组合间的再生性及生物产量等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组合P26×Tift23A表现最好,生物产量比对照品种杂交狼尾草高28.99%,部分杂交组合具有培养成新品种的潜力。

关键词: 象草 种子苗 光周期诱导 种间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风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水解和氧化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樱桃谷瘦肉鸭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风鸭,分析了鸭胸肉及皮下脂肪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羰基双烯值、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胸肉脂肪的TBARS值在于腌工艺阶段显著上升(P<0.05),在风干工艺阶段先降后升;而皮下脂肪的TBARS值持续增加,在风干最后阶段略有下降。胸肉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羰基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逐渐增加,最后有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MUFA)在加工过程中变化不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SPUFA)在腌制后有下降,后逐渐回升,在风干20 d达到最高。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油酸和棕榈酸是游离脂肪酸的主体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占FFA总量的76%以上。

关键词: 传统风鸭 脂肪氧化 脂肪水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中国棉花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日本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粳稻品种,与江苏高产品种杂交,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导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达到有利基因的聚合,改良现有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结果表明,在充分发病的自然条件下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选择的效果十分明显,只要具有一定的选择压,很容易选择到抗性好的株系。关东194是一个优良的条纹叶枯病抗源亲本,在粳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和品质改良中值得加以利用。通过连续3年的定向选择,已经获得一批抗条纹叶枯病的优良品种(系)。其中"宁4009"已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为"南粳44"。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抗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PCR快速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中国家禽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RA)16SrD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1株RA阳性株、9株临床分离鉴定的RA、3株大肠杆菌、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RA均出现643bp特异性扩增条带,其余非RA则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表明该对引物及建立的PCR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优化的PCR反应体系能检出RA的最低DNA量为20pg。菌落直接PCR是增强RA快速检测鉴定的手段。应用PCR对病料组织直接进行RA检测,脑组织为首选检测对象,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RA PCR 检测 快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底物沼气干发酵启动阶段的产酸特征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中温、干式厌氧条件下,研究了稻草、玉米秆、水花生及牛粪等不同底物发酵启动阶段的酸化进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发酵启动阶段各底物处理挥发性脂肪酸(VFA)都快速累积,牛粪处理高达18 600 mg/L;除牛粪外,其他底物处理均迅速酸化,pH值降到6.0以下,以牛粪为底物的处理pH值维持在7~8之间,因而能正常产气,其他底物处理均启动失败。启动阶段,稻草、玉米秆与牛粪底物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24.55%和37.68%、22.8%和35.23%、10.4%和50.68%,可能是VFA累积的主要原因。以水花生为底物的处理,尽管VFA累积量较高,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沼气 干发酵 底物 产酸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年7个生态点组成的30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稻米各项品质指标均可在国标三级标准以上(2006年垩白粒率除外)。其中,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4个性状2y均达到一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透明度均在二级以上。2年变异系数均小于0.05的性状有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0.10的性状有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2年间,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胶稠度达极显著水平。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年间无显著差异。两优培九作晚稻总体米质好于作早稻,整精米率显著高8.19%,在米质标准上高1个等级;碱消值也显著高1个等级;垩白粒率、垩白度极显著低于早稻;透明度极显著好于早稻。

关键词: 水稻 两优培九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正常屠宰猪扁桃体中分离到致病性猪链球菌2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江苏省某屠宰场采集的40份屠宰猪的扁桃体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PCR检测试验,确定为猪链球菌2型,编码为HA0610。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含有已知的8种主要毒力因子基因,动物试验显示对猪和兔均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在正常猪扁桃体中可携带对猪有高度致病性的猪链球菌2型。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扁桃体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药后3~7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 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79.09%~86.78%,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处理,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14 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 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3.93%~82.35%,与氟虫腈的效果相近,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毒死蜱。因此,29%辛硫.氟虫腈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100~120 ml/667m2,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50 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关键词: 辛硫.氟虫腈乳油 稻纵卷叶螟 杀虫效果 保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遥感监测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水稻分布。另外,利用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获取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V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与水稻形态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稻HH极化后向散射强度对水稻冠层含水量的变化更敏感。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反演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和NDVI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过验证,水稻识别精度为84.36%,反演的水稻生长参数的空间变化和实际情形相符合。

关键词: ASAR 水稻 水稻参数反演 水稻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