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玫瑰茄浸提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6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玫瑰茄花萼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单体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50min,花萼与水的质量比为1∶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超级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超级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可促进分蘖,提高成穗数;采用控释肥CRF1处理灌浆中期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N输出强度较常规分次施肥RSF处理平均提高71.17%,延缓了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平均增加穗粒数7.18%,提高稻谷产量与生物量7.81%和7.66%。含低钾的控释肥CRF2处理较高钾用量的RSF处理氨基酸-N输出强度、穗粒数、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在同等养分用量情况下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可促进分蘖,增加成穗,延缓衰老,显著提高穗粒数,改善超级稻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科研管理,促进蔬菜科研发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近年来通过调整研究方向、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等方面加强科研管理,促进蔬菜科研发展的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米皮花色苷的抗氧化与降血脂作用
《营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黑米皮花色苷(blackricepericarpanthocyanin,BRPA)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高脂对照和低、中、高剂量BRPA组,即2.5%、5.0%、10.0%BRPA灌胃(ig)1ml/100gbw,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抗ox-LDL抗体滴度。结果:摄入BRPA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较高脂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血清和肝脏TAC、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强,血清ox-LDL抗体滴度显著下降,MDA的生成量显著减少。结论:BRPA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
关键词: 黑米皮花色苷(BRPA) 高脂血症 抗氧化 降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SCAR标记
《植物病理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人工接种蕉类鉴别寄主,对采集于广东蕉区的18个蕉类枯萎病菌菌株进行鉴定,KP021、KP022、GZ981和 JL021 4个菌株属Race 1,其余14个菌株属Race 4,说明广东蕉区同时存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Race 1和Race 4。用 RAPD技术对上述18个菌株进行分析,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引物可产生生理小种RAPD标记12个,其中标记 Race 1的8个,标记Race 4的4个。对这些RAPD标记带分别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这些特异片段序列分别设计相应的SCAR引物,通过对18个菌株的PCR扩增检验,有4个RAPD标记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其中Race 1-SCAR标记1 个、Race 4-SCAR标记2个、同时能鉴定出2个小种的SCAR标记1个。应用这4个SCAR标记同时对采自田间的9个病菌分离物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地鉴定出广东蕉区的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Race 1和Race 4,这为下一步开展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及各生理小种田问流行动态监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RAPD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桑品种“粤椹大10”苗木快速高效繁育技术
《广东蚕业 》 2006
摘要:“粤椹大10”简称“大10”,是我所育成的三倍体果桑品种,已于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果长径2.5~6.2cm,果横径1.3~2.0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系分布及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应用塑料箱栽培并在每穴拥有4 kg土条件下研究了根系分布与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系分布加深植株分蘖数减少,生长中后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成穗数减少,但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明显增加,产量以18 cm土壤深度最高,28 cm土壤深度因贪青导致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采用新型施肥法水稻分蘖数与常规分次施肥无差异,但中后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成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提高5.18%、11.75%和11.81%,产量增加9.41%。说明增加根系分布能明显改变穗形,显著增加总粒数和实粒数;采用新型施肥法能延缓衰老,改善灌浆能力,增加粒数和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胃蛋白酶水解小麦蛋白工艺的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麦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度、小麦肽的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通过优化组合得到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37℃、pH2、底物浓度1%和加酶量1500U/g,此时水解度为7.8%,小麦肽的得率为55.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