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白糯玉米新品种晋鲜糯6号的选育与应用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鲜糯6号玉米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选系N16为母本,自选系N1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熟白糯玉米杂交种。经2002~2005年的品比试验、生产试验、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表明,该品种生育期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产,可以单种,复(套)种,春、夏、冬播种。也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种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葡萄新品种秋红宝的选育
《果农之友 》 2007
摘要:我国是鲜食葡萄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我国葡萄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绝大多数中晚熟鲜食品种为国外品种,且这些品种有的外观性状好,但内在品质差;有的内在品质优,但产量不稳定,抗性差,综合性状不理想,缺乏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外施用钙肥对苹果树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作物产品中的钙含量是人类钙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施钙能够提高植物性食品中的含钙量,从而有利于人类健康。若植物新根生长受阻或蒸腾作用减小,作物中钙的含量急剧降低,这样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对作物进行根外喷施钙肥,能够快速有效的补充植物对钙元素的需要。本试验通过在苹果的开花期、结果期以及膨大期连续三次叶面喷施不同含量的钙肥,测出喷施含钙量为160g/L钙肥的苹果树的每公顷产量较对照清水的增产5666.6kg,增产率达14.4%,并且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在喷施含钙量为120g/L的钙肥的苹果树的每公顷产量较对照清水的增产4888.8kg,增产率达12.4%,并且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小麦研究 》 2007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水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下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呈"S"型变化趋势,并用Logistic方程进行模拟,不同筋型小麦灌浆特征参数受灌水处理的影响不同。灌二水比一水提高了临优145和临优2018籽粒各项灌浆参数,临优145各灌浆参数的变异系数大于临优2018。灌二水处理中,临优145越冬、拔节水平均灌浆速率最高,临优2018越冬、孕穗水平均灌浆速率最高。临优145和临优2018的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和渐增期时间分别达极显著与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中可延长渐增期持续时间对增加粒重非常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HA杂种小麦研究进展与现状
《陕西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化学杂交(CHA)杂种小麦理论、技术与育种等方面研究表明,津奥啉是一种较好小麦化学杂交剂,使用得当,可取得较高雄性不育率(98%~100%)和较高异交结实率(70%~80%以上)。晋南麦区CHA杂种小麦属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在亲本选配上,以重穗型×多穗型、中间型×中间型、重穗型×中间型配组模式,出现强优势组合机率较大。杂种小麦走向大面积生产主要问题是:强优势组合少、植株高易倒伏、用种量大、制种产量低、种子纯度差且成本高等。克服这些问题的办法是:选配耐稀播、高产或超高产新组合,研究高产制种技术,降低制种成本,育种与栽培相结合,开展化控半矮秆杂种小麦技术和用种量较低的高产或超高产育种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猫尾草属牧草苗期耐盐性评价
《草原与草坪 》 2007
摘要:对16份引自俄罗斯的野生猫尾草属(Phleum pratense)材料,在0.3%,0.4%和0.5%NaCl胁迫下,通过株高、存活率、叶片伤害率的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6份猫尾草属牧草在0.3%,0.4%和0.5%NaCl胁迫下存活率分别为30%~83%,13%~67%和7%~57%。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得出猫尾草耐盐性顺序,ZXY03P-465>ZXY03P-168>ZXY03P-149>ZXY03P-389>ZXY03P-117>ZXY03P-81>ZXY03P-240>ZXY03P-370>ZXY03P-290>ZXY03P-64>ZXY03P-17>ZXY03P-340>ZXY03P-135>ZXY03P-186>ZXY03P-419>ZXY03P-33。
晋西南农林生态区社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1993年5~11月份、1999年4~10月份和2006年的5~11月份,在地处晋西南的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和后堰村,以铗捕率或笼捕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种群数量的标准,开展了对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种群数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繁殖和死亡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每年在9月份出现一次数量高峰,由5、6、7、8月份的繁殖行为形成。10月份以后,由于气候和食物等条件恶化,致使部分鼠体死亡,特别是上一年越冬鼠的大量死亡,使社鼠种群数量随之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节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规程
《太原科技 》 2007
摘要:介绍了茄果类蔬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论述了日光节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规程主要有播种前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幼苗期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定植至开花期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开花结果期各种病虫害的防治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制鹌鹑新城疫的免疫试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07
摘要:太原地区某鹌鹑场,可饲养鹌鹑20多万只。90年代由于饲养规模小,当时在我省鸡新城疫流行强度也较低,养鹌鹑一般不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或仅对20左右的鹌鹑饮水免疫1次鸡新城疫Lasota疫苗,鹌鹑也不发生鸡新城疫。但2000年以来,即使对20和100日龄左右的鹌鹑饮水免疫2次鸡新城疫Lasota疫苗,鹌鹑仍然发生鸡新城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多发于80日龄左右产蛋高峰的鹌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芦笋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阐述了山西省芦笋种植、加工、销售和出口等环节的现状后,指出目前芦笋产业主要存在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和种植技术偏低,产销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芦笋收购市场混乱,产销脱节,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等方面的问题。为打开山西芦笋在国际市场的大门,让真正的山西品牌芦笋在世界立足,提出应该迅速扶持本土企业,开发国际市场,提高广大笋农芦笋种植技术,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加强芦笋科学研究力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无公害芦笋示范基地和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建立自己的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等具体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