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陕西南部紫云英资源考察报告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对陕西南部地区之汉中市 、汉阴县 、石泉县和宁陕县等4个县(市)方圆400 km进行了紫云英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收集.发现2个紫云英品种各性状最为突出,其强耐寒性和超长生育期的特性,对于解决我国北部地区冬季严寒 、绿肥紧缺问题尤为重要,对丰富我国绿肥种质资源库和基础研究 、示范推广具有推动作用.通过本次初步考察,了解了陕西南部紫云英的分布情况,掌握了绿肥新种质资源,为不同地区大规模绿肥生产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陕南 紫云英 种质资源 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CPP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PP (cysteine-rich polycomb-like protein)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一类成员数目较少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对茶树基因组系统的鉴定,获得10个CsCPP转录因子均具有典型的CXC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将CsCPP家族成员分为4类(A~D),且大部分成员与葡萄在进化关系上更为接近。A类和C类成员的CXC结构域分布在蛋白序列的N端,而B类和D类成员分布在C端。茶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sCPP转录因子在生长活跃的顶芽和嫩叶中普遍高表达,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排序为:顶芽和嫩叶>根和茎>成熟叶和果>老叶和花。启动子分析发现了CsCPP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的ABA和干旱响应元件;干旱处理下,6个CsCPP成员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4个成员在ABA处理后表达迅速上调,表明CsCPP转录因子可能在ABA介导的干旱胁迫响应中起正调控作用;低温处理下,大部分CsCPP成员的表达均有轻微下调,而CsCPP2和CsCPP6的表达水平在6 h达到顶峰,表达量均超过2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茶树CPP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树 CPP转录因子 表达分析 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热芽胞杆菌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分泌表达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实现α-CGTase的安全高效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嗜热地芽胞杆菌α-CGTase基因,运用EcoRI/Xho I分别对α-CGTase基因及pBES进行双酶切,然后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载体pBES中,再电转化法转化枯草芽胞杆菌RIK1285;对重组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RIK1285/pBE-CGT发酵条件进行探索。【结果】(1)利用发酵培养基分泌表达α-CGTase,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菌B.subtilis RIK1285/pBE-CGT发酵上清液产酶达到2.9U·mL~(-1)。(2)TB为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甘油0.5%,蛋白胨1.2%,酵母粉2.4%,K_2HPO_4 1.64%,KH_2PO_40.23%);在初始pH 6.5,温度为37℃下,摇瓶发酵培养24h后,α-环糊精酶的环化活性达到5.3U·mL~(-1),是野生菌株嗜热地芽胞杆菌(0.66U·mL~(-1))的8倍。【结论】成功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RIK1285/pBE-CGT工程菌,并确定其最适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关键词: 枯草杆菌工程菌 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表达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宝果嫩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植物中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比色法对嘉宝果嫩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活性研究,以期为嘉宝果嫩叶有效提取部位在食品、化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多酚含量(33.92 mg/g及总黄酮含量(13.35 mg/g)最高,其次为正丁醇相(总多酚31.11 mg/g;总黄酮12.93 mg/g)及水相(总多酚17.04 mg/g;总黄酮11.18mg/g);石油醚相及二氯甲烷相均未检测到总多酚及总黄酮。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明显高于其他极性部位。对酵母源和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活性大小依次分别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和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二氯甲烷相>石油醚相。以上结果表明嘉宝果嫩叶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是挖掘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物质的主要极性部位。

关键词: 嘉宝果 嫩叶 醇提物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床不同垫料粪臭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中粪臭素的分布规律,对不同深度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垫料样品和不同地理位置的垫料样品中粪臭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样本间的差异.分别称取2 g猪粪和垫料样品,采用甲醇提取猪粪和垫料样品的粪臭素,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进行粪臭素检测.新鲜猪粪、育肥猪舍垫料、母猪舍垫料和仔猪舍表层垫料的粪臭素含量分别为4.2、0.93、1.6和0.7μg/g.垫料中的粪臭素含量低于猪粪,仔猪舍垫料粪臭素含量最低.采集于育肥猪舍发酵床表层的垫料样本,粪臭素的平均含量为0.93μg/g,内层垫料样本粪臭素平均含量为4.20μg/g,表层垫料粪臭素含量低于内层垫料.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环境中的粪臭素含量低于猪粪,保障养殖环境健康,减少养殖空气污染,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粪臭素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节水灌溉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我国水肥一体化灌溉发展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系统采用椰糠基质栽培,主要由配肥系统、灌溉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3大部分组成。系统通过控制肥水的EC、p H值和进入灌溉管道的肥水量来实现自动施肥灌溉,并具有营养液循环回收的功能。它能够执行较精确的施肥过程,预防肥液浪费,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经实际运用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EC值控制精度为±0.2 m S/cm、p H值控制精度为±0.2。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用水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66.7%,黄瓜产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1.16倍,用工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63.2%。运用该系统能够达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节省用工的目的。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循环灌溉 基质栽培 节水 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果园间作模式优化构建与技术集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间作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在生态果园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间作在猕猴桃果园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粮食作物和绿肥作物等均有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应掌握品种筛选与体系搭配、适时播种与适量间作、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溉等关键技术,同时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设施配套、转型升级和绿色振兴等要素。结合猕猴桃产业现状,间作提升猕猴桃生态果园综合效益的具体成效主要通过为其提供秸秆废料、改善根际微生物、改土保墒和增加附加农副产品等方式,实现利用闲置土地空间增加前期收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增收节支,增强土壤培肥能力并改善根际环境,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和保护果园生态,实现果实丰产优质最终提升综合效益等。在总结猕猴桃果园间作体系应用的研究与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充分考虑间作作物与猕猴桃生物学特性,以及果园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征,探索和完善猕猴桃间作标准化技术,挖掘更多适合猕猴桃间作的新作物等现代化猕猴桃果园间作模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快猕猴桃间作体系相关理论机制的研究,为猕猴桃产业绿色振兴与跨越发展,发挥猕猴桃产业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猕猴桃 间作 绿肥作物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植物小叶满江红内生真菌与古菌的发现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群落组成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生植物满江红(Azolla)是一种具代表性的植物和蓝细菌的共生体.利用常规技术,可以发现固氮蓝细菌和众多细菌栖居于满江红的叶腔中.本研究旨在应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满江红微生物群落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揭示叶腔中真菌和古菌的存在.以新鲜健康的小叶满江红(A. microphylla, IRRI accesion No. 4018)萍体为材料,对从120个叶腔中分离到的250个微生物样本进行荧光显微镜和电镜的镜检,在230个样本中发现了真菌状的结构特征,包括了菌丝,子囊,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担子等结构.80%的真菌状结构可以定位于第七片至第十五片叶的叶腔中,且叶龄越大,被检出的真菌数量越多.86%的样本检测为古菌阳性,但其丰度与叶龄无关.随后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其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满江红体内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67.39%),拟杆菌门(Phragmoplastophyta)(31.72%),担子菌门(Cordycipitaceae)(0.56%),虫菌门(Entomophthoromycota)(0.33%) 4个真菌门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99.68%)为主的两2个古菌门共存.本研究结果表明满江红体内的微生态系统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复杂得多,也再次证明满江红是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颇具价值的模式植物.

关键词: 满江红 真菌 古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韩国赤芝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韩国赤芝与中国赤芝CGMCC5.0026间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为赤芝的遗传育种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对韩国赤芝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对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突变(SNP)、小片段插入缺失变异(InDel)、结构变异(SV)进行检测和注释。对DNA水平变异基因进行KEGG、GO、COG、NR、SwissProt数据库注释。结果:韩国赤芝重测序覆盖深度为44×,与中国赤芝CGMCC5.0026相比,共发现10607个基因发生非同义SNP,4774个InDel和1428个SV,共导致9469个基因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基因中有转录因子86个,细胞色素P450 195个。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赤芝和韩国赤芝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为赤芝的分子标记育种和对完善灵芝模式真菌研究体系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菌丝生长 全基因组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肽性(SNP) 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 结构变异(SV) 转录因子 细胞色素P4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38种抗生素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牛奶中5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38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牛奶样品以0.5%(体积分数)甲酸乙腈提取,利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经Acquity UPLC HSS T3柱(100 mm×2.1 mm i.d.,1.8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8种抗生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定量下限为0.10~1.0μg/kg;在1.0、5.0、10.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0.7%~94.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0%~9.4%。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牛奶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监测要求。

关键词: 牛奶 抗生素 磺胺类 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