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改良三系杂交籼稻强势恢复系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以提高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5-1-127和C101A51为稻瘟病主效基因Pi9和Pi2的供体亲本,以闽恢3301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的方法,将供体亲本的Pi9和Pi2基因导入闽恢3301中,改良其稻瘟病抗性.利用21个福建近年流行的稻瘟菌菌株及其混合菌液对闽恢3301改良系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并连续两年在上杭茶地病圃进行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将闽恢3301改良系和闽恢3301分别与三系不育系荟丰A和广8A及两系不育系GRD-7S进行测配,考察其农艺性状,以闽恢3301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为对照.[结果]通过利用Pi2/9分子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跟踪选择,最终获得含Pi9和Pi2的闽恢3301改良系(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各20份.除闽恢3301-Pi9对SH17004菌株表现为中感外,闽恢3301-Pi9对其他20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且闽恢3301-Pi2对21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或高抗,二者抗性达到甚至超过两供体亲本75-1-127和C101A51的抗性水平,但闽恢3301对7个稻瘟病菌株表现感病,对1个菌株表现中感,对其他菌株则表现中抗或抗病,且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高感,说明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除RGD-7S×闽恢3301-Pi9和RGD-7S×闽恢3301-Pi2组合的单株产量分别极显著(P<0.01)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合外,其他以闽恢3301改良株系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株高、穗长、分蘖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结实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闽恢3301-Pi2和闽恢3301-Pi9在培育稻瘟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在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等方面保持了闽恢3301及其组合的主要特性,说明利用Pi9和Pi2基因可有效改良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不仅拓宽了稻瘟病抗谱,还不影响闽恢3301的配合力,二者可作为新的水稻材料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闽恢3301 稻瘟病 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Pi9 Pi2 农艺性状


龙眼鲜果与干果的糖组分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石硖""储良""东壁""青壳宝圆""冬宝9号""公妈本""九月乌""施冲蒲""晚香"等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果中果糖含量16.4~36.0 mg/g,葡萄糖含量14.9~33.7 mg/g,蔗糖含量87.5~161.7 mg/g,总糖含量135.7~193.0 mg/g,甜度值144.5~200.8。干果中果糖含量84.5~160.7 mg/g,葡萄糖含量67.5~125.8 mg/g,蔗糖含量169.0~356.8 mg/g,总糖含量444.6~538.2 mg/g,甜度值497.2~590.7;龙眼干果和鲜果中均以蔗糖含量最高;与鲜果相比,干果中的果糖、葡萄糖占比提高,蔗糖占比降低。


刺葡萄愈伤组织UFGT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dUFGT基因cDNA和DNA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371 bp和1 44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456个氨基酸,为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UDPGT结构域,是UDPGT超家族成员,包含UDP-黄酮糖基转移酶特征区域。由UFGT同源基因编码蛋白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相一致,6个葡萄属植物聚为一支。RT-qPCR分析表明,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白色愈伤组织,培养25 d的2个细胞培养物差异可达79倍;在刺葡萄愈伤组织连续培养过程中,红色愈伤组织中Vd UFGT转录水平变化幅度较大,在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中期和衰老初期分别出现峰值,而刺葡萄白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与红色愈伤组织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VdUFGT对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物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刺葡萄愈伤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中期和细胞衰老初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VdUFGT调控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合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蘑菇培养料发酵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稻草和牛粪堆制发酵是生产双孢蘑菇的重要环节,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有助于揭示培养料发酵的机理以及探讨其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以稻草和牛粪为原料,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不同碳氮比(C/N=28、33、38、43)条件下发酵料在不同发酵阶段(第1次高温期、第2次高温期、一次发酵结束、二次发酵结束)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到24种碳链长度在12~24的PLFA;随发酵进程加深,不同C/N处理的微生物PLFA种类和丰度都有变化,但丰度最高的9个生物标记均为i16∶0和a17∶0[革兰氏阳性菌,Gram(+)],15∶0和18∶0(细菌),18∶2ω6t,9t和18∶1ω9c(真菌),16∶1ω7c、16∶1ω9c和cy19∶0[革兰氏阴性菌,Gram(-)].不同C/N处理的特征脂肪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呈现出细菌>Gram(+)>真菌、Gram(-)>放线菌,并且总PLFA、细菌和Gram(+)PLFA含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然而Gram(-)和放线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第1次和第2次高温期,随着C/N增加,总PLFA、细菌和Gram(+)PLFA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二次发酵结束时,C/N=33处理的总PLFA、细菌、Gram(-)、放线菌PL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N=38处理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放线菌与发酵温度、N2O排放速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 发酵 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温室气体排放 相关性分析


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嘉宝果叶片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检测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叶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以总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功率、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温度对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酶动力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探讨叶片提取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果】嘉宝果叶片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功率120W,时间10min,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160 (g∶mL),温度40℃,在此条件下,嘉宝果叶片总多酚质量分数可达33.84%。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叶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03 1mg·mL~(-1),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8.110 8 mg·mL~(-1);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嘉宝果叶片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结论】正交实验法优化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具有可行性,嘉宝果叶片总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降血糖功能因子进行开发利用。


黄秋葵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根据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HePDS)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G372370)设计引物,克隆验证得到1条HePDS基因全长为2 020 bp cDNA,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 686个碱基;预测其编码56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62.62 kD,等电点为8.155;编码的蛋白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93%以上,均含有1个保守的二核苷酸结合域和1个类胡萝卜素结合域,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ePDS基因在黄秋葵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表达;叶发育过程以嫩叶中表达最高,果实发育中以花后2 d表达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叶、果实发育逐渐升高,成熟叶的含量最高,果实以花后4 d含量最高,且HePDS基因的表达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HePDS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采用VIGS和CRISPR/Cas9技术开展黄秋葵基因功能的反向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台湾地区茶产业生产 效率实证分析
《世界农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台湾地区茶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变动趋势进行评价,利用DEA方法对台湾地区茶产业生产效率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展开分析.结果显示:①台湾地区茶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0.794)略高于中国大陆(0.709),且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桃园市机采、苗栗县机采和云林县手采的综合技术效率均为1,这些产区达到了最理想的生产状态.②台湾地区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出时序上的波动性,2005—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平均值为1.002,年均上升幅度达0.2%.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81(P<0.01),与技术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499(P>0.05),说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因素推动的.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新北市机采综合生产效率低,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最多,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云林县手采综合生产效率高,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还在升高,生产状况最好.各县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1、0.723,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台湾地区各县市的茶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共同影响.④台湾地区茶业生产效率不受其采摘方式影响,机采和手采的综合技术效率差异不大,但机采的全要素生产率每年降幅为0.8%,值得注意.


'秋姬李'PsMYB18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在采后‘秋姬李’果皮积累花色苷过程中高表达的MYB抑制因子PsMYB18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与功能.[方法]以‘秋姬李’为试材,采用qRT-PCR分析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秋姬李’果皮中PsMYB18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克隆PsMYB18基因,并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试验分析PsMYB18的功能.[结果]qRT-PCR分析表明20℃和光照处理可促进‘秋姬李’果皮PsMYB18基因表达.PsMYB1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的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PsMYB18与其他植物的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亲缘关系较近.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具有保守的R2R3结构域和抑制基序C1和C2.烟草瞬时表达试验表明,PsMYB18可抑制正调控因子PsMYB 10.1和PsbHLH3的花色苷合成诱导功能.[结论]‘秋姬李’Ps MYB18为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MDGPV PT株E-box缺失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含有缺失突变体病毒全基因组的番鸭小鹅瘟病毒(MDGPV)PT株缺失病毒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含有MDGPV PT株全长感染性DNA克隆的质粒pMDGPVPT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将5′末端倒置重复序列(5′-ITR)第287位E盒基序(E-box)缺失,获得感染性重组质粒pPT△E287。pPT△E287经卵黄囊接种转染9日龄番鸭胚后拯救出缺失病毒rPT△E287。生物学特性试验显示,rPT△E287感染番鸭胚后能够引起特征性病变,与其亲本病毒株PT相比,rPT△E287的毒价及其在番鸭胚中增殖能力有所下降。本试验为进一步了解5′-ITR中E-box的缺失与MDGPV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