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有效的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及瞬时转化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昌杨 1 ; 王文佳 1 ; 卢园萍 2 ; 陈美元 2 ; 蔡志欣 2 ; 朱强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基础林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瞬时转化;复壁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0 年 007 期

页码: 1339-13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是双孢蘑菇进行遗传转化的基础,通过研究得到制备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取培养15d的菌丝振荡培养7d,溶壁酶浓度为1mg/mL的0.6mol/L KCl酶解液、温度30℃、45r/min条件下摇培10h,经过富集精制后的原生质体(4*106/mL)可进行瞬时转化.利用Ab-eGFP进行转化,在20min、24h、48h后可观察到GFP荧光,并且在24h和48h可恢复细胞壁增殖,瞬时转化后亦可复壁增殖.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稳定遗传转化及后续利用原生质体建立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几种抗生素对柑桔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 王锋,刘华清,邵小华,章文才. 1998

[2]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差异蛋白质组的iTRAQ-MS/MS分析. CHEN Mei-Yuan,陈美元,LIAO Jian-Hua,廖剑华,LI Hong-Rong. 2014

[3]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4]双孢蘑菇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廖剑华,陈美元,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5]我国双孢蘑菇育种研究与产业发展. 王泽生,廖剑华,陈美元. 2010

[6]双孢蘑菇SCAR标记的建立及在菌株群鉴定中的应用.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江树勋,李寿崧. 2011

[7]双孢蘑菇W19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 曾志恒,程翊,曾辉,丁中文,戴建清. 2013

[8]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李洪荣,郭仲杰,卢政辉,蔡丹凤,王泽生. 2009

[9]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10

[10]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李三暑,林新坚,陈惠成,雷锦桂,林勇,江枝和. 2002

[11]双孢蘑菇三次发酵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蔡开地,黄梅卿,郑羡清,江枝和. 2014

[12]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蔡志英,卢政辉,丁中文,曾辉. 2012

[13]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转录组测序分析. 施肖堃,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陈美元,廖剑华,王泽生. 2018

[14]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15]双孢蘑菇6个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施肖堃,卢园萍,蔡志欣,郭仲杰,陈美元,廖剑华. 2019

[16]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研究. 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甘林,时春喜,陈福如. 2020

[17]双孢蘑菇发酵液氨基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曾志恒,曾辉,程翊,施肖堃,谢神斌,戴建清. 2019

[18]蘑菇培养料发酵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李艳春,叶菁,王义祥. 2019

[19]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曾志恒,曾辉,程翊,杨雷,施肖堃,戴建清. 2018

[20]双孢蘑菇新型颗粒原种配方的优化. 曾志恒,曾辉,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陈美元,廖剑华,戴建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