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采收成熟度对核桃青皮褐变及相关代谢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采收成熟度对核桃青皮褐变及其相关代谢酶的影响,分析核桃青皮褐变发生机制,为生产中核桃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及其褐变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185青皮核桃为试材,分别于8月22号(成熟度Ⅰ,花后125 d)、8月27号(成熟度Ⅱ,花后130 d)、9月1号(成熟度Ⅲ,花后135 d)采收,置于(-1±1)℃,相对湿度为75%~8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不同采收成熟度核桃青皮褐变指数、总酚含量及褐变代谢相关酶。【结果】青皮成熟度不同,褐变指数不同,成熟度Ⅱ(8月27日)采收的核桃青皮贮期褐变指数显著低于其它2个成熟度,总酚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成熟度,温185核桃青皮褐变与总酚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成熟度Ⅱ(8月27日)是温185青皮核桃适宜采收期,其贮期青皮褐变与总酚含量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密切相关。


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棉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建立76 cm等行距机采棉种植技术体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灌溉定额为副区,设置种植密度13.5×104株/hm2(M1)、18×104株/hm2(M2)和22.5×104株/hm2(M3,CKd),灌溉定额3150 m3/hm2(W1)、4050 m3/hm2(W2,CKi)和4950 m3/hm2(W3).研究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株高随密度和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升高,单位面积叶片数、果枝数、蕾数、花数以及铃数在不同灌溉定额下均以高密度下数量最大.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对生殖器官质量与营养器官质量的比例(RVR)、单位面积结铃数和籽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植株干物质总重随密度和灌溉定额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生殖器官质量与营养器官质量的比例(RVR)均在W1下最大.棉铃生长率(BGR)与群体生长率(CGR)、棉铃生长率(BGR)和群体生长率(CGR)与单位面积结铃数(Boll number)、单位面积结铃数(Boll number)和单位重(Boll weight)与籽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铃期棉铃生长率(BGR)和群体生长率(CGR)与Boll weight呈显著负相关.籽棉产量上M3 W1、M2 W2和M1 W3处理最高,三者无显著差异.[结论]76 cm等行距与传统(10+66)cm种植模式M3灌溉定额相同时,76 cm等行距机采棉种植模式单铃重较M1、M2密度显著低;降低种植密度能够提高单铃重;降低密度和灌溉定额有利于增加生殖器官质量与营养器官质量的比例(RVR),增加灌溉定额有利于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优化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能够促进棉株生长,利于产量提高,当种植密度为22.5×104株/hm2,灌溉定额为3150 m3/hm2时,采用76 cm等行距机采棉种植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机采棉 76 cm等行距 种植密度 灌溉定额 产量


新疆泽普县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时间动态及预测模型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2019年对泽普县春季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模型拟合,明确了当地白粉病春季发生和流行的特点。其病害春季流行曲线为典型的单峰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或Gompertz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多年来该地小麦不同生育期白粉病病情指数与66个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为1月下旬平均日照时间、2月下旬平均气温、1月上旬-3月上旬平均气温和10月下旬-4月中旬平均日照时间,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小麦扬花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的病害预测模型。此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水氮互作对新疆粳稻'新稻11号'产量、品质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新疆主栽粳稻品种'新稻11号'为材料,设置5种灌溉方式及1种实地氮肥管理模式,探索不同水氮互作模式对其产量、品质和群体结构的影响.产量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与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在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相较于对照,产量构成因子中的这两者是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构成因素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食味值评分下降呈显著性差异(P<0.05).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叶面积指数增加呈显著性差异(P<0.05),SPAD值增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灌溉水利用效率提升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氮素利用效率上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新疆粳稻生产栽培管理中,W3N,处理为较为理想的水氮互作高效组合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水稻生产,为互作机理研究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黑曲霉拮抗菌Xenorhabdus bovienii 445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现有共生细菌资源中筛选对黑曲霉具有高拮抗作用的菌株,为寻求安全高效的生物保鲜材料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现有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对筛选出的高效拮抗共生细菌进行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序列进化分析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菌株培养条件,利用损伤接种法在红地球葡萄上验证对黑曲霉防治效果。【结果】分离筛选共获得20株拮抗共生菌,复筛得到1株抑菌效果显著的共生细菌(445),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分析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GeneBank ID:OK560680,与菌株Xenorhabdus bovienii strain Xb139 (MG995576.1)聚于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9.79%。获得445菌株抑菌活性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06%、pH 7.0、装液量100.15 mL/250 mL,抑菌圈直径为(29.67±0.28) mm,抑菌效价为10.59 cm/mL,比优化前提高39.16%。Xenorhabdus bovienii 445发酵液对黑曲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3 d后防效为63.50%。【结论】筛选得到1株高效拮抗黑曲霉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其发酵液对黑曲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细菌 黑曲霉 发酵优化 生物防治


潘那利番茄G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潘那利番茄G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潘那利GR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并对其起源及进化进行了追溯.[结果]潘那利番茄中共鉴定了 10个SpGRF成员,不均匀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预测了 SpGRFs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亲水性总均值等理化性质.SpGRFs基因可分为6个亚家族.所有SpGRF基因N端都含有1个QLQ和1个WRC结构域,C端则为多种保守基序.共线性结果显示基因组内有3对6个旁系同源基因,全部为片段复制,SpGRFs受自然选择压力下,有共同起源祖先,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更近.[结论]鉴定了潘那利番茄中GRF基因家族的基本信息.
关键词: 潘那利番茄 GRF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分析 生物信息学


原子荧光测定标准物质芹菜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2022
摘要:使用原子荧光法对标准物质芹菜(GBW 10048)中汞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标准物质芹菜(GBW 10048)经过前处理,然后使用原子荧光检测,外标法定量,在包含因子k的值为2,置信水平为0.95的条件下,试验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84 mg/kg.原子荧光法测定芹菜(GBW 10048)中汞含量结果范围为0.0151~0.0157 mg/kg,平均值为0.0154 mg/kg,符合标准物质证书对其认定值和不确定度的要求.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汞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由校正标准曲线检测引入的不确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