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响应面优化甜高粱汁酶解工艺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甜高粱汁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甜高粱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3号甜高粱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试验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对甜高粱汁的酶解效果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4.0,在该条件下,甜高粱汁透光率为85.54%、粘度为1.30 mPa.s,与预测模型值(85.71%、1.23 mPa.s)吻合度高.[结论]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甜高粱汁澄清度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价值.
关键词: 甜高粱汁 酶解工艺 透光率 粘度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BioSuee膜对新疆冬枣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BioSuee保鲜膜对新疆鲜枣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以“转色期”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配方的BioSuee保鲜膜(BioS-1、BioS-2和BioS-3)和普通PE保鲜膜对冬枣果实进行包装处理,在(20±1)℃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冬枣果实转红指数、硬度、相对电导率、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Vc、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分析BioSuee保鲜膜对冬枣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对照和PE包装相比,3种BioSuee保鲜均能维持冬枣的采后品质。其中,BioS-3保鲜膜的效果最好。BioS-3保鲜膜显著抑制了冬枣果实转红指数、腐烂率、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增长,延缓了果实硬度、TSS、TA和Vc含量的下降,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因此,BioS-3膜可以有效地延缓冬枣果实的转色,维持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水氮互作对新疆粳稻‘新稻11号’产量、品质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新疆主栽粳稻品种‘新稻11号’为材料,设置5种灌溉方式及1种实地氮肥管理模式,探索不同水氮互作模式对其产量、品质和群体结构的影响。产量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与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在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相较于对照,产量构成因子中的这两者是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构成因素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食味值评分下降呈显著性差异(P<0.05)。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不同水氮互作模式下,叶面积指数增加呈显著性差异(P<0.05),SPAD值增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灌溉水利用效率提升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氮素利用效率上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新疆粳稻生产栽培管理中,W_3N_1处理为较为理想的水氮互作高效组合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水稻生产,为互作机理研究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不同穴播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对新疆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新玉59号为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相同密度的1穴1株(H1)和1穴3株(H3)2种穴播模式,分析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下,玉米生育期内生物学性状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同一种植密度下,H3处理在拔节期的叶面积显著大于H1处理.H3在抽雄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比H1处理分别高16%、9%,光合势比H1处理分别高18%、25%;H1处理的株高为227.70 cm,茎粗为18.01 mm,比H3处理高11%和5%.H3处理的有效穗数、穗粒数比H1处理高10%、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穴3株(H3)处理的产量为11825 kg/hm2,较H1增产16%,且显著高于H1处理.[结论]1穴3株种植模式显著促进了玉米叶面积的增长,延缓后期叶片的衰老,有助于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抽雄期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提高,促进了玉米的生殖生长,提高了穗粒质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在新疆玉米主产区,密度为139500株/hm2(9300株/667m2)下,1穴3株种植模式及适宜的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实现玉米高产.


288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本地棉花种质基因库,筛选适于作优异亲本的种质资源。【方法】以288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4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变异系数分别为单铃重(9.14%)、衣分(8.34%)、单株铃数(14.03%)、果枝数(6.26%)、上半部平均长度(4.50%),整齐度指数(1.56%)、马克隆值(6.43%)、伸长率(1.99%)、断裂比强度(7.26%);单铃重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及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与单株铃数、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上半部平均长度与伸长率、整齐度指数及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前3个成分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61.68,第1主成分主要跟单株铃数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纤维品质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跟衣分有关;聚类分析将288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11.5时划分为4类,第Ⅰ类群包含88份材料,马克隆值最好的材料。第Ⅱ类群包含75份,类群材料衣分平均数为43.2,4个类群衣分平均里是最高的;第3类群包含124份材料,材料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都相对较好;第Ⅳ类群材料稀絮H10属于特异种质资源,被单独分为一类。【结论】288份种质资源变异系数幅度较大(1.56~14.03)。单株铃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4.03,样本间差异较大;其它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10,材料纤维品质性状间差异不大。


薄皮扁桃低损伤脱壳分析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扁桃脱壳装置存在脱壳不完全、脱壳率低的问题,对扁桃脱壳机在脱壳取仁过程中果壳加载损伤进行分析,确定挤压加载状态下脱壳区裂纹扩展及果壳分离的基本特点.根据薄皮扁桃物理特性试验及预试验结果,选取脱壳间隙、刚性辊转速、柔性带线速度作为试验因素,脱壳率和核仁破损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样品为Ⅱ等级厚度12~13 mm的扁桃.试验结果表明:脱壳间隙为11 mm,刚性辊转速为200 r/min,柔性带线速度为0.7 m/s,是该机具工作参数的最优组合.对该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脱壳率为97.68%,破损率为6.85%,满足生产要求,为扁桃精深加工奠定基础.


42株扁桃实生单株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中国果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揭示扁桃坚果表型性状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扁桃种质资源的品种选育和分类鉴定提供参考.以塔里木大学扁桃种质资源圃内的42株扁桃实生单株为试验材料,对18个壳果、7个果仁的描述型性状和19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后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表型特征及多样性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2份扁桃坚果总体表现为核果狭长形,核面洞形,核洞偏短缝合线,内壳纹形,于长缝合线一侧开裂,短尖头,单仁,无苦味;19个数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56.85%,最大的为双仁率(274.60%),最小的为核果侧径(10.77%).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65对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10对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将19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727%.通过聚类分析将42份扁桃坚果种质分为6类:第5类种壳更薄更软,核果更轻,核仁更大更重,出仁率更高,可优先作为直接剥壳食用性育种材料.42份扁桃坚果种质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第5类扁桃食用品质更优,可优先作为育种材料.


马铃薯瓢虫的发生与危害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马铃薯种植区科学识别和防控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研究马铃薯瓢虫在新疆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描述其形态特征;提出阻截策略和应急防控措施.[结果]2020年6月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发现马铃薯瓢虫,发生面积6.12×10 hm2,主要寄主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龙葵Solanum nigrum L.等,其中马铃薯上危害较重,平均发生虫量5头/株,最高达27头/株.[结论]马铃薯瓢虫在新疆首次发现,其局部为害较为严重,应加强其识别与早期阻截防控.


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海岛棉不同材料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筛选再生能力强的海岛棉材料,为新疆海岛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05份新疆海岛棉为材料,利用改良后的MS培养基对下胚轴共培养,在2,4-D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浸染农杆菌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验证转化效果.[结果]海岛棉材料愈伤组织的增殖速率与其基因型有关,改良后的MS共培养基、2,4-D诱导培养基可有效用于新疆海岛棉共培养和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时间为4个月,时间过长不利于其增殖;愈伤增殖速度与转化率呈正相关,增殖快的材料其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化率较高;筛选出2份增殖快且转化率好的海岛棉材料.[结论]建立了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与鉴定方法,筛选出9份愈伤增殖好、且能够有效转化的海岛棉材料.


宽幅播种对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宽幅播种对新疆南疆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设置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处理有利于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提高,增大了叶面积指数(LAI),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有效提高了籽粒产量.与常规条播相比,2018年、2019年宽幅播种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分别降低了5.31%、4.78%;穗粒数分别增加2.73%、3.47%;千粒重分别提高了4.00%、5.13%;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6%、6.10%;2018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降低了5.23%,但2019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较常规条播却增加了2.90%.[结论]枣麦间作模式下宽幅播种增加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了LAI,促进了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籽粒产量.
关键词: 枣麦间作;宽幅播种;冬小麦;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