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立草为业 草兴牧旺——武邑县利用旱薄盐碱地种草养畜的调查
《草与畜杂志 》 1990
摘要:武邑县属贫困县,土地瘠薄,水利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1985年他们在30万亩旱薄盐碱地上开展人工种草,发展养畜;同时实行草粮轮作,促进了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大发展。


提高棉花杂交制种效率的方法
《中国棉花 》 1990
摘要:提高棉花杂交制种效率,一直是育种家和生产者面临的难题。河北省一些地方的棉农采用徒手杂交制种,已将棉花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因其


杏的生物特性观察
《落叶果树 》 1990
摘要:杏的生物学特性巳往有一些报道。但不够系统,为了解杏树地上和地下各部生长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以串枝红杏为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现结合肥、水管理总结如下。 (一)由杏的根系、新梢,果实生长动态调查资料分析,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的1个月内.新梢、果实和根系都在生长高潮期,具有很突出的同步性。 在果实的硬核期中,枝条的生长明显减慢。在果肉速长期枝条生长进入低谷,也即在硬核期以后,枝条和果实是交替生长的。 在果实采收后的夏梢生长期和秋消生长期中,都伴随有根系的生长高潮。 新梢停长以后一直到落叶,是营养积累和回流期,由于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大部回流到树体内,根系也得到了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出现了第三次生长高潮。 11月上旬落叶以后,土壤结冻以前,根系还有一个小的生长高潮。 由以上的情况分析,杏树的施肥可在以下几个时期进行。。 1、’3月下旬根系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以补充春季树体各器官生长的营养临界期所需的养分。 2、5月上旬来实进人硬殁期对,在根‘来第一次生长高潮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复合肥为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3、6月中旬,根系第二次生长开始一时,应追速效氮肥,以满足果实迅速膨大期的需要。 4、6月下旬到7月上旬,果 实采收后,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 期,及时追肥,应以复合肥为 主.数量要适当大些,促进树体 .的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对增强 树势,提高第二年的产量非常乘 要。 5、9月上旬,新梢停止生长 后5可以叶面喷0. 3 gro尿素,减 慢叶片的衰老,增强光合作用, 促进营养物质向树体内的回流。 6、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系第四次生长期,应施基肥,似有机肥为主,配合一些过磷酸钙,’开沟深施,促进根系向深处生长,提高抗旱能力,并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二)果实的第三期生长(果肉速长),占果实总生长日期的33.S畅,但果实增重占果实采收时重量的53.86q0,因此,果实第三期生长(6月上中旬)之前旗飓i对提高产量的作甩很大。 ,、’LL四)杏幼果期有时也会碰到低温,除保持土壤有足够水分进行防冻外,在栽树时,选择叶幕厚的、品种,对减轻冻害有很大的作用。杏的生物特性观察@常振田$河北省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赵习平$河北省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河北省冬小麦研究现状及深化研究的探讨
《河北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一、我省近十年小麦栽培研究工作的主要历程及研究现状十年来,冬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居我国领先地位,获得了一批有理论或生产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我省冬小麦增产增收做出了卓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华北农学报 》 1990
摘要:田间测定农作物抗旱性所使用的胁迫敏感指数(1-Yd/Yp)/(1-∑Yd/∑Yp)是所谓抗旱系数Yd/Yp的变型,二者相关系数r=-1.因此,前者并没有改进后者的缺陷.作者以30个冬小麦为材料,经过两年试验,提出了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其表达式:品种旱地产量×抗旱系数/供试品种旱地平均产量,使抗旱生理指标的抗旱系数与农艺指标品种旱地产量得到较好的结合,更适合育种工作者应用.


板栗山地立体化栽培模式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 》 1990
摘要:在山地栗园中实行板栗、紫穗槐与农作物的立体化间作栽培,改善了栗园小气候及土壤营养条件;既促进了板栗的生长结实,又增加了间作物的收入,使单产效益相当于同等条件下板栗单作的2.55倍或粮食单作的4.96倍,产投比达到5.04∶1。该模式现已在当地推广22.73万亩。
关键词: 板栗—林粮间作—经济效益 山地造林—经济林 水土保持


夏谷新品种——优质1号
《农业科技通讯 》 1990
摘要:优质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小黄谷作母本,日本60日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年选育而成。1990年3月,通过审定。产量表现一般旱薄地亩产250~300公斤,水肥地亩产300~350公斤,最高亩产425公斤。特征特性优质1号为黄谷黄米,浅紫苗,谷穗纺锤型,刺毛中等,码紧。株高130厘米左右,穗长18.5厘米,单株穗重12.3克,穗粒重10.2克,千粒重2.6克。单株草重


钙钠离子对高粱和小麦乙烯释放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0
摘要:本文阐述了钙、钠离子对小麦、高粱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叶片与根乙烯释放的影响。钙和钠离子对小麦和高架根的乙烯释放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钠离子胁迫下,小麦根乙烯释放量多于高粱根;钙离子胁迫下则以高粱根乙烯释放量为多。钙或钠离子胁迫下,高粱或小麦不抗旱品种根乙烯释放量多于抗早品种。就叶片乙烯释放而言,高粱乙烯释放量少于小麦。两离子对高粱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有促进作用,对不抗旱品种影响甚微。小麦不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放为钙钠处理所抑制。胁迫下两种作物抗旱品种叶片的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不抗旱品种的。这些结果表明,植物的乙烯释放对盐分胁迫的反应随组织器官和基因型而异。


核桃绿枝高接技术的应用
《河北果树 》 1990
摘要:核桃绿枝高接,是核桃嫁接技术的改进,方法是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绿技,进行多头高接,比通常插皮舌接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根据条件和生产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简化嫁接工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缓解优种接穗的不足,于1987年进行绿枝高接试验,1989年结合幼树高接换优,进行大面积重复试验,平均成活率81.4%。试验表明,成活率高,简便易行,易于掌握,是改造低产劣种树,实现良种化的有效措施。材料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