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分布在大豆20对染色体上的56对SSR引物,对淮河以南地区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56对SSR引物中有44对引物在26份菜用大豆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44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3个等位基因对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在44对引物中选择其中6对多态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的指纹图谱。这6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逐一区分开来。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1~0.88,在相似系数0.70处,可将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分为4大类群,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微卫星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SSR引物


果蔬速冻加工节水工艺
《保鲜与加工 》 2014
摘要:一般每加工1 t果蔬速冻产品的耗水量高达28 t,且是一次性使用,用水量巨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研究开发出果蔬速冻加工过程中以循环回用为特点的节水工艺。应用该节水工艺,每吨加工产品的用水量可减少10 t左右,下降35.7%,节约加工成本约37元。


不同寄主植物上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芜菁花叶病毒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变异,从江苏省徐州市感病的油菜、萝卜及菠菜上分离到3个芜菁花叶病毒分离物,分别命名为XZYC、XZLB、XZBOC。经单斑分离,利用RT-PCR克隆了这3个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分离物的cp基因大小均为867 bp,一致率较高,为99.8%~99.9%,氨基酸一致率为100.0%。所分析的分离物cp基因未发现明显重组。山东分离物之间、江苏分离物之间及江苏和山东分离物之间基因交流频繁,两地区遗传分化显著。将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分离物构建系统进化树,分为4个组,日本和中国分离物Basal-BR组分离物单独成簇,本研究的3个分离物都位于Basal-BR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温度水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土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物联网能够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将任何物体联系起来,为进行实时跟踪监测、管理和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技术在土壤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但在国内发展滞后亟待深入研究和拓展。本研究将物联网技术与土壤生态环境因子监测研究相结合,选择三峡库首地区典型土壤和不同施肥条件下的脐橙为对象,通过野外安装土壤剖面温度水分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硬件,同时定制开发了一套远程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土壤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对土壤生态因子监测和研究手段在时空范围上拓展和探索,克服了传统原位采样和测试方法带来的滞后和误差,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该系统特点通过进一步研究脐橙生长过程对土壤剖面温度水分实时动态的响应机制,可深入探讨脐橙高效生产和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措施,验证物联网技术在土壤生态因子研究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将为三峡库区优质脐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壤干旱预警、水土流失以及面源污染监测提供科学手段。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器 土壤生态 环境因子 远程监测 实时


高分辨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秀珍菇中金属元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秀珍菇样品用超纯水清洗后烘干至恒重,粉碎过0.149mm筛。称取适量样品(约0.5g),加入硝酸5mL及过氧化氢1mL进行微波消解。将溶液蒸至近干,残渣用硝酸(0.5+99.5)溶液溶解,并定容至25mL。取上述4种元素的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采用高分辨连续光源和低噪声线阵电荷耦合式检测器,按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钙、铁、镁、锌4种元素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顺序测定。按所提出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5.5%~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高分辨连续光源 秀珍菇 金属元素


噻呋酰胺、氟环唑及其混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高效的新配方药剂,延缓噻呋酰胺抗药性的产生,以噻呋酰胺与氟环唑两者混配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噻呋酰胺。供试的8种混配组合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联合作用均表现为增效或相加作用,其中噻呋酰胺与氟环唑按3∶1、2∶1的比例混配表现为明显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77、2.02。二者混配防治水稻纹枯病可行,其中噻呋酰胺与氟环唑以2∶1混配效果较好。


阿维菌素与茚虫威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经室内毒力测定,阿维菌素与茚虫威几种不同比例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均表现出较高毒力,与单剂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与茚虫威1∶5比例混配增效最为显著,其LD50为1.29μg/g,共毒系数为158.7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25、300、375 g/hm2施药后3、7、10 d防效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25 mL/hm2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中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与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相近;供试药剂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推荐用量为300~375 g/hm2。


草莓枯萎病菌对1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江西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烯唑醇、申嗪霉素、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酮、超敏蛋白、嘧菌酯、恶霉灵、乙蒜素、氨基寡糖素、多菌灵、春雷霉素和井冈霉素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544、0.1658、0.4455、0.7891、2.9167、3.0657、3.3535、3.4188、5.0728、6.5805、7.0021、16.6701、21.2633、24.2783、35.3456和101.1356μg/mL。供试草莓枯萎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对其中的戊唑醇最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