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辣椒优良自交系间遗传差异的分子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自交系间遗传差异的分析与评价是杂种优势育种和杂交育种成功的基础。鲜食尖椒类(Capsicum an-nuumvar.longum)品种是我国辣椒生产的主要品种类型之一。针对我国鲜食尖椒的育种目标,以国内外10份尖椒优良自交系为材料,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和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SRAP技术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多态性检测能力,平均每次检测的位点数和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34个和10个,是SSR的10倍和5倍;辣椒自交系间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和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r=0.144);基于SRAP标记和SSR标记联合数据计算的遗传距离,10个尖椒自交系被分为3大类,这种分类结果与辣椒杂种优势育种实践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SRAP具有较高的遗传分析效力;基于不同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结果的差异与标记间共享位点的多少有关;10个尖椒自交系的分类结果可用于指导育种实践。

关键词: 辣椒 遗传差异 SRAP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肉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养猪 2006

摘要:此文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它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值得关注的几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肉质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五谷营养羹的加工工艺与营养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摘要:在比较黑米、黑玉米、黑小麦和黑大豆等“黑五谷”原料经发芽和挤压膨化处理后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优化了“黑五谷”原料水份含量、颗粒大小、原料配比和天然助膨剂等挤压膨化条件,确定了“黑五谷营养羹”产品的工艺,并评价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经发芽处理后,黑米、黑玉米、黑小麦和黑大豆的维生素B1、B2、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显著提高.经挤压膨化处理后,4种原料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黑五谷”原料挤压膨化的最佳水份质量分数为14%、粒度为20目(0.85 mm)、谷物/豆类比为80~90∶20~10、黑粘米/黑糯米比为60~70∶40~30;以黑米、黑玉米、黑大豆、黑小麦和黑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工的“黑五谷营养羹”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及维生素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营养全面,结构合理,蛋白质质量分数18%,8种必需氨基酸均高出WHO/FAO模式标准.

关键词: 黑五谷 挤压膨化 发芽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短信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推广对策

情报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基于短信的农业信息服务需求,针对广东目前的农业短信服务现状以及农业短信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特点,提出了农业短信服务模式并阐述其特点与成效。数据表明基于短信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适用于广东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新思路。由此,根据广东模式的经验提出基于短信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面向全国的推广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短信 农业信息服务 模式 推广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为花色苷类化合物,分别是锦葵素、天竺葵素-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结论花色苷类化合物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 黑米 抗氧化活性成分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采后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响应及信号转导(综述)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摘要:本文综述果实采后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响应,并讨论果实采后低温逆境的信号转导和今后果实低温逆境的研究方向,认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是开展果实采后低温逆境研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果实 低温逆境 适应性响应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选用高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采用黄曲霉素综合控制技术,在收获前后预防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在花生油加工过程中采用黄曲霉素降解技术,将黄曲霉毒素控制在安全水平,中试生产产品符合QS质量检测标准并通过认证。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毒素B_1 控制技术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博罗福田菜心空间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利用空间诱变处理福田菜心种子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在SP2代群体中出现了广谱性变异,变异幅度大,频率高,其性状变异频率达6.7%;通过调查植株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发现在株系间、单株间均有较大的差异;福田菜心在SP3代群体中出现性状变异频率相对下降,为1.7%,群体性状表现趋于稳定。

关键词: 菜心 空间诱变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确认识现代养猪生产的市场规律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附红细胞体形态特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摘要:对猪附红细胞体(Ep ery throzoon su is)临床疑似病例和阳性感染手术摘脾猪血样中的病原形态进行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E.su is的形态近球形,直径在0.3~1.5μm之间,姬姆萨染色为紫红色圆点状,调节微调后有时可看到周围有淡蓝色的环绕,形似环形。阳性感染猪在摘除脾脏后第5 d出现明显的菌血症,红细胞的感染率18%~60%之间波动。临床疑似病例中只有部分血样为E.su is感染阳性,大部分为阴性;通过对E.su is外周血检查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认为鲜血压片检查不适合作为E.su is感染的病原检查方法,采用血片的姬姆萨染色检查法时应以形态正常的红细胞上看到E.su is作为病原确诊的依据。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形态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