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议贵州蔗糖业发展的科技思路及措施
《广西蔗糖 》 2000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食糖市场走势低迷、生产效益急剧下滑、制糖企业及蔗农背负沉重的现状和特点 ,论述了科技进步是贵州蔗糖业适应市场竞争、解决生产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三高”生产的根本所在 ,并提出了贵州科技兴蔗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两优11的选育
《种子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我所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结合我省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选育出我省第一个两系法杂交水稻迟熟组合两优11.通过多年、多点,不同稻区的各种试验示范,两优11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产量、抗性、米质及适应性等方面均达全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先进水平.该文介绍了两优11的选育过程试验示范结果及主要特征特性.


密度、施氮、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单株一、二次分枝抽生概率的影响
《作物研究 》 2000
摘要:利用油研 7号 ,进行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研究了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单株一、二次分枝抽生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因素对单株一次分枝抽生概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密度 >施氮量 >施钾量。 3因素对一、二次分枝抽生概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不同抽生概率的一次分枝均可产生二次分枝 ,高抽生概率的一次分枝产生高概率的二次分枝。单株一次分枝总的抽生概率与单株干物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二次分枝总的抽生概率、平均抽生概率与单株干物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群体中一次分枝总数与单株一次分枝总的抽生概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群体中二次分枝总数与二次分枝总的抽生概率、平均抽生概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贵州省耕地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年开展的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已明确指出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个田间试验,研究了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分别为55 MG*KG-1与419 MG*KG-1,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个田间试验中有15个试验施用硫肥作物增产达5%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磺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G*KG-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在贵州有效硫含量30 μG*KG-1或许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求,在贵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土壤上硫的施用量建议为31.5~60 KG*HA-1.


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7个选自玉米群体SUWAN1、2、3和5的自交系,按NCⅡ设计与交51、黄C和4011组配成21个杂交组合,在贵阳鉴定其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并估算各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7个SUWAN种质选系在主要农艺性状上有显著的一般配合力方差,SUWAN3的选系QB21和SUWAN1的选系QB89、91籽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而SUWAN2和5的选系一般配合力较低.SUWAN种质选系与3个测验种在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出籽率的特殊配合力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QB21、QB89和QB91与3个测验种在籽粒产量上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此外,还就有关SUWAN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进行了探讨.


贵州亚热带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分布特征及优先保护等级
《资源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亚热带地区共有 93种稀有濒危植物。其中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松科、木兰科、棕榈科、金缕梅科 4个科植物略占 1 /3 ;以森林为生境的稀有濒危植物占 3 1 50 % ;因生境破坏而受到威胁的植物达82 80 %。表明人类干扰是贵州亚热带地区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因素 ,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保护贵州亚热带地区稀有濒危植物的主要途径。根据区内的资源现状 ,可将该区的稀有濒危植物分为 5个保护等级 ,其中 1 0种为优先保护对象。


油菜遗传标记杂种的利用研究Ⅰ.油菜遗传标记杂种的有关概念及其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油菜遗传标记杂种是油菜的杂交组合 (杂种 F1)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性状 (基因 )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 (表达 )的杂种。遗传标记与遗传标记性状及遗传标记杂种 ,它们是各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形态标记和生化标记是最有效的、方便经济的两个育种方法。在广义、狭义、显性及隐性4种遗传标记杂种中 ,最有利用价值和意义的是狭义 (显性 )遗传标记杂种。遗传标记杂种标记性状的利用形式为连锁和附加系 ,油菜遗传标记杂种标记性状最佳表达时空为油菜杂种幼苗的子叶平展至真叶 8叶前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