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 ,于 1997~ 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 (坡度 11~ 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失最大 ,横坡少耕最小。作物产量最高的为横坡聚土盖膜 ,其土壤侵蚀量达无明显侵蚀的国家标准。土壤侵蚀与降水径流同步发生 ,主要集中于每年的 6月份 ,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 2 / 3以上。
关键词:
旱坡地
耕作栽培
水土流失
玉米产量
贵州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利用红米水稻材料 (天红 )与白米水稻 (特青、明恢 63等 )杂交 ,其后代 F1均表现为红米 ,F2 则分离成 3(红 )∶ 1(白 )。经遗传分析 ,该材料的红米性状是受一对主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而以此材料转育的红米恢复系 (红零 )与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杂交 ,F1皆显出较强的穗粒优势。
关键词:
水稻
红米
遗传
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采用 6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热带玉米自交系为亲本 ,按Griffing方法 2组配成双列杂交 ,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对各主要性状进行鉴定 ,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从高N到低N ,籽粒产量降低程度最大 ,降减系数 (RI)达0 4845 ,与叶绿素含量降低程度几乎一致。自交系间和杂交组合间在产量的降解系数上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低氮条件下 ,籽粒产量、穗行数、百粒重、穗长、单株穗数、穗位以下绿叶数、雌雄开花差期、穗位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株高有显著的加性遗传方差 ,同时 ,籽粒产量、穗长、穗粗、雌雄开花差期、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行粒数、百粒重、单株穗数和株高有显著的显性遗传方差。狭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包括株高、穗长、穗位叶面积、百粒重、穗行数和穗位以下绿叶数。研究显示 ,通过轮回选择在自交系中积累较多有利基因 ,组配优良杂交组合来提高玉米耐低氮的能力是可能的。
关键词:
玉米
遗传变异
耐低氮
《作物杂志
》
2000
北大核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分析比较了当前在稻类耐冷特性鉴定评价中普遍应用的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稻种资源耐冷性鉴定中存在数量多、规模大、且材料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各种变异类型的特点 ,应本着具体情况与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性状指标进行评价。提出了室内芽苗期鉴定和高原异地自然生境下穗期鉴定相结合的耐冷性鉴定评价指标和方法
关键词:
稻
耐冷性
鉴定
评价
种质资源
《植保技术与推广
》
2000
摘要:通过对凯佐乡 2 .6hm2 秧田、6.7hm2 本田杂草发生的调查和化学防治的试验 ,初步掌握了黔中丘陵地区稻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除草剂稻田乐、灭草霸和新得力 ,并对草害的综合防治提出策略
关键词:
稻田杂草
发生规律
药剂试验
防除技术
《种子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地区 ,不同海拔的区域试验表明 ,社古桃果实发育期的积温是影响果实成熟期早迟的主要因子 ;海拔 5 0 0 m以上的地区可以进行社古桃的经济栽培 ,而海拔 6 0 0~ 1 2 0 0 m(黔西南可到海拔 1 4 0 0 m)最能体现社古概早熟、丰产、优质的品种特性 ,是社古桃的最适宜栽培区 ;杜古桃的多年稳产表明其花器耐寒力较其他品种强 ,对贵州的灾害性天气——倒春寒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关键词:
社古桃
区域试验
适应性
《耕作与栽培
》
2000
摘要:肥力高是一种复合微生物固氮菌肥。在贵州省的试验示范表明 ,肥力高菌肥与化肥配施 ,效果显著。西瓜可增产15 .6 8t/hm2 ,增产 42 .6 % ,增收 2 2 2 5 6 .40元 /hm2 ,产投比达19 .96∶1;烤烟上中等烟叶较对照增加 6 .41个百分点 ,均价上升 0 .5 2元 /kg ,增收 2 348.40元 /hm2 ,产投比达 1.72∶1。
关键词:
菌肥
西瓜
烤烟
产量
品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采用 6× 6双列杂交设计 ,研究了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含油率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含油率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的共同作用 ,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 ;不同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牛耳朵和渣壳油菜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 ,其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最大 ,它们是两个含油率较理想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贵州
芥菜型油菜
含油率
配合力
双列杂交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中国稀有稻类贵州禾是贵州侗族人民在其居住的独特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一类耐阴、耐冷性极强的稻种 ,利用陈氏分类法鉴定大多数品种为粳型稻。用典型的贵州禾品种分别与籼型半矮生品种、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杂交 ,调查其杂种 F1的秆高、每穗颖花数、实粒数、结实率等 ,分别计算其超亲优势、竞争优势和可利用的生殖竞争优势。结果表明 :(1)贵州禾对三系不育系没有直接的恢复基因 ;(2 )贵州禾对籼型半矮生品种、两系不育系具有亲和力 ,其大小因品种不同则强度不一样 ;(3)贵州禾所具有的广亲和基因易与三系的强恢复基因聚合 ;(4 )贵州禾与各类型水稻杂交 ,其后代表现为株叶型好、分蘖力强、株高适中、熟期适宜 ,个别禾品种对籼型水稻材料还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且具穗大、粒多、粒大的正效应 ,这对克服亚种间杂交水稻 F1所遇到的株高超双亲、株型差、叶披散、不实或结实率低等难题将会起到改造迅速的作用
关键词:
贵州禾
广亲和性
评价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