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分析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H)、氧(O)稳定同位素比值及其变化规律,比较不同产地香梨果实δ2H、δ18O差异.方法 以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采集花后60~150 d的果实样本,采用真空冷凝提取法抽提果实中的水分,用高温裂解-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其δ2H、δ18O值,分析香梨生育期H、O同位素特征,通过方差分析法探讨各产地果实水分δ2H、δ18O值的差异.结果 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的香梨生育期果实水δ2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9.9‰~-15.4‰、-62.0%.~-28.2‰、-61.5‰~1.5‰,δ18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6.7‰、-5.3‰~3.4‰、-3.5‰~14.2‰,成熟期3个产地δ18O值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尸<0.01).整个生育期3个产地δ2H、δ18O蒸发线均位于当地大气水线右下方,香梨果实水富集作用明显.结论 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香梨果实在整个生育期H、O同位素具有各自的指纹特征,库尔勒的蒸发线斜率和截距更低,果实水蒸发富集2H、18O的能力更强.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稳定同位素 氢 氧 真实性鉴别 生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3亚型犬流感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及其增殖特性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建立H3亚型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 CIV)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病毒在犬肾细胞(MDCK细胞)上增殖特性进行研究。根据CIV的血凝素(HA)片段上的HA2基因保守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构建CIV-HA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条件优化,建立H3亚型CI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将该方法应用于CIV在MDCK细胞上增殖特性的研究,与病毒滴度(TCID_(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最低检测线可以达到20.8 copies/μL,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腺病毒2型、H1亚型流感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批间、批内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1.1%)。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CIV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特性,与细胞培养法测定病毒滴度相比,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初步建立了H3亚型CI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为CIV的增殖特性研究提供工具。
关键词: 犬流感病毒 H3亚型 荧光定量PCR 染料法 增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推玉米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
《作物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吉林省主推玉米品种,构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纯度鉴定体系。以吉林省主推的50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从GB/T 39914-2021公布的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用于吉林省主推玉米品种的纯度鉴定。筛选出的9对引物杂合度在82%~100%,平均杂合度为91.5%,PIC值在0.44~0.75,平均PIC值为0.63。该组引物多态性高、稳定性强、分辨率高且非特异扩增片段少。将9重扩增体系进行优化,形成吉林省主推玉米品种纯度鉴定体系。用这9对引物对吉林省主推的6个品种进行纯度鉴定,可准确检测出品种的典型株、自交苗和异型株,共检测出10个自交苗和7个异型株,6份样品最高纯度为98%,最低纯度为96%,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相关性系数为0.766,相关性较高,结果可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绿苔草(Care breviculmis)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草地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青绿苔草高效的再生体系,本研究以青绿苔草的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1.5mg·L-1NAA+0.5mg·L-16-BA+2.0mg·L-12,4-D为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可以达到68.3%,愈伤表现为松散的黄色颗粒;MS+1.0mg·L-1NAA+1.0mg·L-16-BA为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率为93.8%,不定芽数量达到40个,长势良好;不定芽在1/2 M 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其根长、株高和生根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青绿苔草再生体系,为研究青绿苔草的遗传转化及应用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科学通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二系杂交小麦全产业链创新角度,本文分析总结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种质发现、光温转化特征、遗传机制,及不育系选育、恢复系创制、强优势杂交种创新、规模化制种技术、示范推广等环节的科研进展;明确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不同类型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复基因,通过多恢复基因聚合创制恢复系和构建冬春杂交模式是选育强优势杂交种的有效途径;异交生物学规律的揭示和混播制种方法、全过程机械化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二系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为杂交小麦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提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今后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建议与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工厂不同光配比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日本水芹"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CK),共设置5个不同光照水平,分别为 R ∶ B=55 ∶ 45、R ∶ B=65 ∶ 35、R ∶ B=75 ∶ 25、R ∶ B=85 ∶ 15、R ∶ B=95 ∶ 5,研究了不同光质配比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调控,以期为水芹的工厂化生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红蓝光光质配比为T4处理R∶ B=85 ∶ 15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硝酸盐、粗纤维含量较低,综合营养品质最好.该试验中红蓝光光质配比为R ∶ B=85 ∶15,为水芹生长的最佳光质配比.
关键词: 水芹;光质配比;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生态护岸工程实施效果综合评估
《人民长江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生态护岸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河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实现途径.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生态护岸工程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结构稳定性、材料生态性、工程布置合理性、工程经济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5类共计16个指标构建了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实施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护岸工程生态符合性指数(ECIR)对立体网状栅格护岸、格状石笼压载植生垫护岸和传统抛石护岸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格状石笼压载植生垫护岸实施效果最好,立体网状栅格护岸次之,传统抛石护岸相对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中药单体与丁酸钠诱导猪宿主防御肽表达的协同效果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单体黄腐酚、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诱导猪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s, HDPs)表达的协同效果。【方法】中药单体黄腐酚、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单独或共同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和猪肺泡巨噬细胞3D4/31,通过测定HDPs的基因表达、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抑菌作用,评估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协同诱导HDPs表达的效果。【结果】黄腐酚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对HDPs的表达不表现协同作用;异丹叶大黄素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诱导IPEC-J2细胞pEP2C和pBD3基因的表达(P<0.01);去氧紫草素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提高IPEC-J2细胞内pBD3和PG1-5基因的表达(P<0.05;P<0.01);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促进IPEC-J2细胞内PG1-5、pEP2C、pBD2和pBD3基因(P<0.05;P<0.01)和3D4/31细胞内pBD3基因的表达(P<0.05)。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对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协作效果(P>0.05)。除黄腐酚外,其他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单独或共同处理后均可提高细胞裂解产物对ETEC的抑菌能力,其中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处理对ETEC的抑制具有最佳协同效果。【结论】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在诱导HDPs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和抗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残膜积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控释肥残膜累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控释肥残膜(聚氨酯)累积量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试验设不加聚氨酯残膜膜壳(CK)、添加聚氨酯残膜140 kg·hm?2(CR1)、280 kg·hm?2(CR2)、560 kg·hm?2(CR3)和1400 kg·hm?2(CR4)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聚氨酯残膜施入土壤120 d后,CR4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含水量(SM)和玉米地下生物量(BGB)及CR3处理土壤NO3?-N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土壤pH、速效钾(AK)、总氮(TN)、速效磷(AP)、NH4+-N含量无显著差异.聚氨酯残膜处理提高了细菌和真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Chao)指数,CR4处理与CK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聚氨酯残膜处理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显著差异,但改变了基于门、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随土壤聚氨酯残膜添加量的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相对丰度增加,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减少,CR4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CK相比,聚氨酯残膜处理提高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CR3处理其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聚氨酯残膜处理分别降低了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增加了被孢霉属(Mortierella)相对丰度,CR4处理与CK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Mantel检验结果显示,DOC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P=0.003),AP、SM和BGB对细菌群落结构也具有显著影响(P<0.05).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DOC、TN和SM呈现显著相关(P<0.05),其中DOC影响最大.由此,短期内聚氨酯残膜添加通过改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水量、玉米根生物量等因子提高了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