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兴所新探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如何调动科研骨干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发挥社会流动人才资源的作用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介绍了该所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玉米皮多糖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多糖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玉米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在100℃提取2次,每次2h。在该提取条件下,100g玉米皮可制备得到6.94g多糖,多糖纯度为88.18%。玉米皮多糖主要由α-D-吡喃葡萄糖组成,其含量为90.8%。此外,玉米皮多糖还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微量的蛋白质。[结论]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熝鸡加工中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关键控制点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跟踪熝鸡加工过程中的净膛、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煮制和包装两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最终确定熝鸡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污染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


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平衡情况分析及立足粮食自给的选择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以玉米等粮食和菜籽油料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从经济上成为更加有利可图,造成国际市场粮食粮油价格伴随石油市场的价格上涨而快速上升。粮食(包括油料)日益以能源的面貌出现,对世界粮食的供需平衡造成威胁。采取措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证供给的同时稳定粮食价格,并使其保持在广大人民群众能接受的价格水平内,是今后粮食生产与供需中必须要研究解决好的问题。


饲料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建立了饲料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均质后经20%氨水乙腈溶液提取、离心和氮吹富集浓缩等处理,在214 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NH2柱,以乙腈∶水溶液(97∶3,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在0.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在1.0、3.0、5.0和8.0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4.04%~86.9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2.21%,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饲料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多残留的检测。


基于代理程序快速开发生物信息二次数据库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构建鸡基因组全序列二次数据库为例,探讨Windows操作系统下,编译Web代理程序,快速开发生物信息二次数据库的一般过程。研究通用代理程序开发本地化生物信息二次数据库的具体步骤,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常见问题解决。解决了海量生物信息自动下载与处理问题,经反复调试实现了示例程序鸡基因组全序列二级数据库系统的快速构建。


水稻条纹病毒编码蛋白在灰飞虱体内的检测及其与CP体外结合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灰飞虱体内由水稻条纹病毒(RSV)编码的外壳蛋白(CP)、病害特异性蛋白(SP),以及非结构蛋白NS2、NS3和NSvc4等5种蛋白以及病毒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条纹病毒与其介体昆虫互作提供有用信息。【方法】提取高带毒灰飞虱(Q家系)总蛋白,用免疫方法检测昆虫体内CP、SP、NS2、NS3和NSvc4等5种重要蛋白的表达以及病毒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在带毒灰飞虱体内以上5种蛋白都能检测到,而且CP含量最高,NSvc4、SP、NS3、NS2含量依次降低;用体外原核表达后纯化的蛋白进行了RSV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病毒粒子CP与SP、NSvc4之间存在体外结合关系。【结论】检测结果为灰飞虱作为RSV的昆虫寄主并且可以在其体内增殖的结论提供了支持,表达差异表明病毒编码蛋白在介体灰飞虱体内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病毒粒子与SP的结合为前人关于CP与SP可能共同作用于叶绿体进而影响症状的严重度的报道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病毒粒子与NSvc4之间存在体外结合关系,也为NSvc4可能作为运动蛋白通过与CP的互作以及诱导病毒在胞间运动需要CP的辅助提供了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