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不同贮藏温度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陇核3号’核桃在0±1℃、5±1℃、室温(20~30℃)贮藏期间核桃的脂肪酸氧化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较好的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贮藏品质,其中0℃贮藏的效果最好,但与5℃低温在贮藏180 d期间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核桃 贮藏 温度 脂肪酸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期引起免疫失败的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特征

中国兽医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PCR方法从2007年12月在安徽境内发生的两起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腔上囊组织样品AH1与AH2中扩增出了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1与AH2病毒VP2基因长度均为1 350 nt,编码450 aa,七肽基序均为S-W-S-A-S-G-S,在222、253、256、279、284、294和299位上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QI、、D、AI、和S,具有IBDV强毒的分子特征,AH1和AH2感染的20日龄雏鸡产生明显IBD病变,死亡率为25%(1/4)。同源性分析表明,26个血清Ⅰ型IBDV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0.7%~99.6%和95.5%~100%,不同IBDV毒株VP2基因的七肽基序、特征性氨基酸残基以及高变区的亲水性有差异。在进化树上,26个血清Ⅰ型IBDV毒株可分为数组,其中的15个中国分离IBDV毒株不在同组,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分离地区或分离时间没有明显的联系。AH1和AH2与现行商品疫苗毒株B87的VP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率分别为5.3%和5.2%,这也进一步佐证了IBDV野毒VP2基因变异所引起的毒力变化和VP2抗原表位的漂移是导致当前IBD疫苗免疫预防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序列分析 VP2基因 分子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包含不育系、中籼稻恢复系、粳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等不同类型在内的175份水稻种质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自然诱发鉴定,同时调查粳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抗感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呈相互独立的遗传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抗/高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种类型,三系早籼稻不育系基本为感或高感型,绝大多数的中籼稻恢复系为抗病型,通过籼粳杂交培育的粳稻恢复系基本为感或中感型,而常规粳稻中分布有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不同基因型。筛选抗性种质,加以创新和改良,可有效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应用研究。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种质 抗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改良的提取草莓属叶片总RNA的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一种新的适合草莓属(Fragariaspp.)组培苗、大田苗叶片总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试验以草莓叶片为材料,用改进的CTAB法对其RNA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RNA进行了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用该RNA提取方法提取的RNA具有28 S rRNA、18 S rRNA和5.8 S rRNA 3条清晰的条带,且无降解。OD260/OD280在1.83至2.14之间,具有较高的纯度,且含量较高。用该RNA提取方法提取的RNA逆转录成cDNA,经PCR扩增出现清晰的条带,说明该RNA提取方法提取的RNA可以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试验的要求。

关键词: 草莓属 总RNA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树的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从番茄树品种的选择、苗期栽培管理、栽培基质和营养液配方管理、树型的塑造、棚室的环境调控等方面对番茄树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番茄树 品种 栽培基质 营养液 树形塑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采用水葫芦净化试验,研究水葫芦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在自然状态下,30 d内水葫芦对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85%、55%~60%;水葫芦对污水中的TN、TP去除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水葫芦对不同浓度的污水有都有净化能力。

关键词: 水葫芦 净化 TN T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高产优质栽培及贮藏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建立了蜜玉1号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密度52 500株/hm2,施用尿素600~750 kg/hm2,青果穗的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3 d。采收后的青果穗长期保存要在-30℃下速冻,-18℃下贮存。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栽培技术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主要性状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变数分析方法,对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品种的性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种植的杂交与常规品种存在较大的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在两种不同类型油菜产量上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对杂交油菜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是每角粒数;一次分枝结角数对常规品种产量起显著作用。

关键词: 常规油菜 杂交油菜 植株性状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种群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2005年,在江苏沿海地区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4)与常规棉(中棉所17)2类棉田昆虫种群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田相比,Bt棉田棉铃虫、玉米螟、金刚钻、棉小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种群数量显著降低,而盲蝽象、红蜘蛛、棉蚜、烟粉虱等非靶标刺吸式害虫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蜘蛛、瓢虫等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而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则显著下降。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种群的影响在数年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棉田 昆虫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冻干燥保护剂和再水化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的存活率与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冷冻干燥方法,阐明了冷冻干燥保护剂和再水化剂对生防短短小芽孢杆菌菌株TW(Brevibacillusbrevisstrain TW)的存活率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TW菌株冷冻干燥后存活率最大(达80%)的保护剂是二糖类物质。当以1%海藻糖作冷冻干燥保护剂时,使TW菌株复苏率最高(>80%)的再水化剂是0.05mol/L磷酸缓冲液和1%蛋白胨;当以1%蔗糖作保护剂时,使TW菌株复苏率最高(>80%)的再水化剂是磷酸缓冲液(0.05 mol/L)、蛋白胨(10%、5%、1%)、蔗糖(5%、1%)和脱脂奶粉(5%、10%)。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1%蔗糖作为保护剂的冷冻干燥菌粉,分别在起伏常温(6~33℃)和恒定低温(4℃)下贮藏18个月后,用0.05 mol/L磷酸缓冲液作再水化剂,TW存活率分别可达70%和90%以上。该方法通过改进后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冷冻干燥保护剂 再水化剂 短短小芽孢杆菌 贮藏稳定性 复苏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