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料在大麦上利用技术探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4
摘要:大麦是生产啤酒的基本原料,优质的啤酒离不开优质的大麦。施用有机肥是生产质量安全、高品质大麦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大麦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根据有机物发酵和加工的情况,可以把大麦生产中适宜利用的有机肥料分为生物废弃物有机肥、生物发酵肥、有机复配加工肥3种类型。施用上应以基肥为主。


14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多菌灵、腈菌唑、啶酰菌胺、多抗霉素、嘧菌酯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258 6、0.338 0、0.376 4、0.571 6、0.5852、0.691 7、1.176 8、1.192 3、1.232 7、1.249 4、7.171 3、13.065 7、70.343 2、224.519 7μg/m L。葡萄炭疽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供试葡萄炭疽病菌对氟硅唑最敏感。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菌 杀菌剂 菌丝生长速率法 EC50 抑菌活性 敏感性 毒力测定


利用cDNA-SRAP分离结球甘蓝抗黑腐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抗病基因,探寻甘蓝抗黑腐病机制,选取抗性材料C7,在幼苗4~5片真叶期,喷施菌液浓度为1.0×108cfu/mL的细菌悬浮液,喷施蒸馏水作对照,提取接种后1,3,5 d的总RNA进行等量混合,获得2种不同处理的样品池。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6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大小在100~750 bp的68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1条带,共检测到24个多克隆位点。回收测序后,将得到的9条差异表达片段TDFs(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s)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其中3条差异基因片段未搜索到任何同源蛋白,其余6个基因均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涉及能量代谢、植物细胞壁蛋白相关基因、液泡加工酶基因和未知功能基因。表明cDNASRAP方法简单、重复性好、试验成本低,完全适用于差异表达分析,从中获得一些与甘蓝抗黑腐病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可用于甘蓝抗黑腐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鲜切果蔬安全管理体系探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鲜切果蔬以新鲜、营养、方便等特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高品质必然伴随着安全性的考量,鲜切果蔬极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如微生物污染、酶促褐变等。根据鲜切果蔬的特性,对其从原辅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立关键控制点,并制订了相关的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


产酸性蛋白酶菌株分子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透明水解圈法筛选到一株产酸性蛋白酶菌株PX8,以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Pectobacterium sp.菌株。通过改变酶促反应的pH、温度、金属离子和发酵时间等条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该菌株产酸性蛋白酶的特征。结果显示,在酶促反应液中Fe2+浓度为1.2mg/mL,反应温度为40℃,pH4,反应时间为10min时,酶活达到最大值34.625U/mL。
关键词: 酸性蛋白酶 Pectobacterium sp. 正交实验


基于标准化的京甜紫花糯2号鲜食玉米高效栽培与速冻加工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4
摘要:京甜紫花糯2号是甜糯结合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是目前上海、南京、南通等市场最受欢迎的鲜食玉米品种之一,也是鲜食与速冻加工最理想的品种。其栽培和速冻加工的标准化是实现高产、稳产和加工优质速冻产品的最佳途径。通过杀青液中加入0.8%的CaCl2进行护色保脆,解决了产品色泽黄化、硬脆度下降的问题;通过0.03%蚕丝肽和0.02%溶菌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微生物指标,达到天然生物防腐、延长保质期的目的。京甜紫花糯2号标准化栽培亩产量达590~760kg,单季种植效益达2000~3000元;标准化速冻加工吨产品销售价格达5000~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