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348条记录
干旱区葡萄滴灌戈壁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6年生"克瑞森"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水时间葡萄滴灌戈壁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分析了戈壁土壤中水和全盐在水平、垂直方向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滴水时间变化,滴灌葡萄戈壁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呈规律性变化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随径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土壤水分的最大值出现在滴头下方,并以滴头中央处向外围依次递减;而含盐量随着滴水时间延长离滴头越近处各土层含盐量最低,沿着外围含盐量逐渐增加,在0~40cm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在40~60cm盐分的积累逐渐呈减少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0~20cm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开始下降;0~20cm土层含盐量滴水前滴头下最高,盐分积累较多,随着滴水时间的延长,盐分逐渐减低,20~60cm含盐量最低。因此在滴灌条件下,戈壁土壤水分和盐分具有沿径向分布的规律,水分分布呈洋葱状,盐分分布向洋葱状外围延伸。

关键词: 葡萄 滴灌 戈壁土壤 水盐运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品种资源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新疆小麦淀粉品质改良和优质拉面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快速黏度测试仪(RVA)对178份新疆小麦品种资源(包括103份冬小麦品种和75份春小麦品种)的淀粉糊化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新疆冬、春小麦品种资源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和反弹值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参数间差异不显著。冬、春小麦品种资源的变异系数除稀懈值较大外(分别为20.08%和21.08%),其它各项淀粉糊化特性参数的变异系数在1.91%~11.19%;总体来看,新疆现有小麦品种资源淀粉糊化特性的遗传变异范围较小。冬、春小麦峰值粘度≥3 000 cp的品种分别为10份(9.7%)和48份(64.0%),其中峰值粘度最高的品种分别是藁优8901和新春19号。【结论】与地方品种和以往育成品种相比,新疆现有小麦品种资源的峰值粘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春小麦品种资源的淀粉糊化特性总体优于冬小麦。80182、新冬30号、冀麦26、新春6号、新春12号、新春19号和新春9号等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较好,在新疆优质拉面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 品种资源 淀粉糊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回顾和总结了国外花生机械化收获的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国外发展花生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经验,同时分析中国花生种植概况与生产特点、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和建议,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整理介绍了新疆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率先实现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成功范例。新疆是中国西部花生单产最高的地区,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从花生新品种(系)培育、推广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建设(成)绿色有机花生原料生产基地、形成南北疆花生种植产业带、研制或引进适用的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培育一批以花生深加工为主的大型龙头企业等方面努力,必将推动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新疆 花生 全程机械化 发展状况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易错PCR技术提高枯草芽孢杆菌α-淀粉酶活性研究

饲料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易错PCR的反应体系最佳条件,利用易错PCR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jy1的淀粉酶基因amy 1进行定向进化研究。突变基因重组于表达载体pET32a中,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构建突变体文库,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2株有益突变菌株pET32a-amya和pET32a-amyb。突变基因经诱导后的酶活力分别是在同等条件下诱导获得亲本酶的2.2和3.1倍。

关键词: 易错PCR 枯草芽孢杆菌 α-淀粉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加工番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10~2012年间选配的28个加工番茄强优势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加工番茄9个植株性状与7个果实性状以及产量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结果数、有效侧枝数、单株总花序数、单株总花朵数、单株坐果率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结果数与单果重、果实横径、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1.11%,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33.19%,因此,在新疆加工番茄高产育种中,应更加重视有效侧枝因子的选择。

关键词: 新疆 加工番茄 强优势组合 农艺性状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肉制品中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风味物质是判断发酵肉制品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综述了发酵肉制品的风味物质组成,部分风味物质的气味特征、阈值以及一些酶在风味物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影响发酵肉制品风味物质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目前,从发酵肉制品中分离得到了近百种芳香化合物,但并非所有的都能决定发酵肉制品的特征风味,只有少数成分决定特征风味,不同发酵肉制品风味不同,其风味物质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加工过程和贮藏过程对发酵肉制品的风味物质均产生影响。

关键词: 发酵肉制品 风味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改良新陆早40号黄萎病抗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海岛棉7214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将海岛棉抗黄萎病性状片段导入陆地棉新陆早40号,进行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改良的研究。以期为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陆地棉抗病性状改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早熟、优质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0号为受体亲本,海岛棉7214抗黄萎病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35和CSIL155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构建研究群体,采用与抗黄萎病性状染色体片段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目标性状片段的跟踪与检测,并进行受体亲本基因组扫描,结合田间性状鉴定和品质性状检测,选择既携带目标性状片段,又具备受体亲本优良性状的优良品系。【结果】获得新陆早40号抗病性改良株系BCIL1-72。株系BCIL1-72纤维品质优异,其纤维长度31.9 mm、比强度32.8 cN/tex、马克隆值4.1;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新陆早36号及受体亲本新陆早40号,差异性不明显;属抗枯萎、耐黄萎类型。【结论】利用抗黄萎病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能够改良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获得高产、优质、抗病品系。

关键词: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 导入系 黄萎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的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分布规律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优质亚基的利用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新疆小麦优质亚基的分布规律,利用已开发的优质亚基和1B/1R易位系的分子标记,对新疆1242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新疆小麦品种资源中,优质亚基2*、7+8、5+10、glu A3d、glu B3b、glu B3d、glu B3g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0.2%、22.0%、21.9%、16.9%、14.3%、11.9%、10.3%;1B/1R易位系的分布频率为12.6%。在冬小麦品种资源中,国外品种(系)5+10、1B/1R易位系的分布频率均最高,7+8、glu B3d、glu B3g的分布频率均最低;审定品种2*、glu B3d、glu B3g的分布频率均最高。在春小麦品种资源中,国外品种(系)glu B3d的分布频率最高;国内品种(系)5+10、glu A3d、1B/1R易位系的分布频率最高,2*、glu B3d的最低;审定品种2*的分布频率最高,glu B3b、glu B3g的最低。总体来看,新疆春小麦优质亚基的分布频率总体高于冬小麦;导入LMW-GS优质亚基是新疆小麦品质进一步改良的重要方向;地方品种是LMW-GS优质亚基的良好供体。从124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挑选出兼含多个优质亚基的冬、春小麦品种(系)各21份、24份,可在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加强利用。

关键词: 新疆小麦 HMW-GS LMW-GS 优质亚基 分布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早熟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北疆早熟棉区早熟高产型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2号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配置组合,对获得的F2代进行了生育期、产量及相关性状、纤维品质等性状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高的为果枝始节高,最低的为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大部分表现为负相关性;产量相关性状中株高、单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生育期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但可通过衣分对皮棉产量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此研究结果为指导新疆棉花杂交后代早熟性状的选择和高产优质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早熟棉 早熟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液体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离子液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讨论了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色谱-质谱联用及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在离子液体检测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析 离子色谱 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