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龙须菜贮藏过程中的琼胶品质变化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分含量(12%、25%、35%、45%、55%)的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在不同贮藏温度(10、20、30、40、5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对龙须菜的琼胶提取得率、凝胶强度、藻体还原糖含量、琼胶酶活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7 d内,龙须菜琼胶提取得率和凝胶强度随着藻体水分含量以及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龙须菜琼胶提取得率和凝胶强度也呈现下降趋势.低水分含量和低温贮藏条件下的龙须菜能够保持较好的加工品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对缓慢,藻体还原糖含量较少,琼胶酶活性更低且琼胶得率较高,凝胶强度也更稳定.该研究为合理晾晒、贮藏龙须菜及保障琼胶品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对高值化利用龙须菜,推动琼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琼胶 贮藏 还原糖 琼胶酶活性 凝胶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次B样条曲线与动态窗口算法的桁杆轨迹规划

南方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自动化水平较低、人工观察探渔仪图像确定捕捞深度易产生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南极磷虾声呐设备元数据的动力桁杆轨迹规划方法。首先解析水声学仪器EK80科学回声探测仪传回的数据,得到磷虾在不同深度下的目标强度,用统计学方法确定磷虾在该深度下的资源量,以此得到每个水平距离(X)对应的磷虾最密集的深度(Y),再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和动态窗口算法分别进行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规划路线通过这些磷虾最密集的深度。结果显示,规划路径全长1 054 m,总用时614 s,动态窗口算法跟踪的最大偏离距离仅为3.3 m,小于预计的最大偏移距离(5 m)。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避免人工判断资源量深度产生误差而对捕捞量造成影响,提高捕捞效率;2)实现自动规划捕捞效益最佳的桁杆前进路线。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路径规划 三次B样条曲线 动态窗口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香酚对"优鲈3号"幼鱼运输水质及其血液、肌肉生理指标的影响

水产科技情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适合"优鲈3号"幼鱼的麻醉运输方法,开展了丁香酚对"优鲈3号"幼鱼的静水麻醉试验和模拟麻醉运输试验,监测了麻醉运输试验中的水质变化和幼鱼血液、肌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进入麻醉的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静水麻醉使用丁香酚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2~18 mg/L.综合考虑运输需求、幼鱼存活率以及残留代谢,选择能达到轻度麻醉期的6 mg/L为模拟麻醉运输试验的麻醉剂浓度.以质量浓度为6 mg/L的丁香酚对幼鱼进行麻醉后进行10 h模拟运输,分析运输水质、幼鱼生理指标的变化发现: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麻醉组和对照组水体的pH均显著降低,麻醉组的pH总体高于对照组;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麻醉组总体低于对照组.幼鱼血清中的皮质醇(COR)浓度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麻醉组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幼鱼血清中尿素氮(BUN)和乳酸(LD)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也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麻醉组总体低于对照组.幼鱼肌肉中的乳酸与pH呈负相关关系,乳酸含量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H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优鲈3号 麻醉 运输 丁香酚 水质 血液 肌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茶多酚的添加量对团头鲂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40尾初始体重为(3.5±1.0) 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实验配制了茶多酚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00、3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团头鲂幼鱼8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肠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摄食300 mg/kg茶多酚组的增重率(WGR)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低添加量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500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茶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血浆葡萄糖(GLU)含量,且300和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团头鲂肝肠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添加组。100和300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肠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养殖实验结束后,通过腹腔注射浓度为50%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急性肝应激损伤,发现注射后24 h,300和500 mg/kg茶多酚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100 mg/kg茶多酚组,且1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注射浓度为50%的CCl4溶液24 h后鱼体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茶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急性肝损伤后团头鲂肝脏MDA含量,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肝脏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团头鲂幼鱼饲料中添加300 mg/kg茶多酚能有效促进团头鲂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提高肝肠抗氧化能力;茶多酚添加量为500 mg/kg具有保护团头鲂抵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茶多酚在团头鲂饲料中的研究提供依据,为其更好地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团头鲂 茶多酚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肝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水体细菌菌群结构对凡纳滨对虾健康的指示作用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可能的微生物致病原因,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细菌 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比较了健康虾塘(HSP)、少量死虾塘(MinUH)和大量死虾塘(MajUH)水体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MajUH 氨氮、亚硝酸盐、细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SP细菌群落香农指数显著高于MajUH(P<0.05).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菌门,其丰度在3 类虾塘中有很大差异,其中,蓝藻门在HSP、MinUH、MajUH的丰度分别为6.17%、5.94%、46.85%.对虾的大量死亡伴随着细菌群落的变化,RDA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的分布主要由亚硝酸盐氮和氧化还原电位决定.通过文献检索和方差分析对HSP与MajUH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时,其对高pH的抑制和调控作用将会减弱,从而影响对虾健康状况.此外,研究还确定了 24个可区分健康和大量死亡虾塘主要细菌指示物,明确了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作为虾类健康状态指示指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及新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细菌群落 健康状况 凡纳滨对虾 高通量测序 生物学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型养殖工船养殖舱壁清洁机器人设计

船海工程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养殖舱壁水下智能清洗问题,制定水下清洁机器人本体结构与控制系统方案,分析其机器人力学特性,计算满足稳定行走不倾覆与打滑的最小磁吸力要求,阐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清洁度图像识别的具体实现方法。制作水下清洁机器人样机,并在养殖工船中试船上开展机器人清洗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机器人平均清洗效率为413 m~2/h,清洗效果良好,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水下清洁机器人 养殖工船 磁力吸附 清洁度识别 清洗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精氨酸对罗氏沼虾氨基脲检出量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甲壳类水产品中可能影响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生成的因素,该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研究对象,探索温度和精氨酸对罗氏沼虾内源SEM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罗氏沼虾虾壳和虾肉中SEM检出量逐渐升高,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烘干温度下虾壳和虾肉中的SEM检出量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罗氏沼虾进行精氨酸饲喂实验发现,虾壳和虾肉中SEM的检出量随着摄入精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精氨酸饲料饲喂的罗氏沼虾虾壳和虾肉中SEM检出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的升高对罗氏沼虾内源性SEM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温度升高使得罗氏沼虾结合蛋白分解及水解氨基酸所致,精氨酸饲喂实验证明了精氨酸可能是罗氏沼虾内源SEM生成的前体物质。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内源性氨基脲 温度 蛋白质 精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内部控制报告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启示——以X单位为例

中国农业会计 2023

摘要:内部控制报告全面覆盖了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各类经济业务活动,一方面真实反映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报告使用者可通过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分析与利用,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本文以事业单位X单位为例,利用其2018年度至2022年度的内部控制报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X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其内部控制建设的改进提出建议。通过案例分析,在事业单位利用内部控制报告信息方面得到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报告 分析利用 事业单位内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axEnt模型的南海鸢乌贼栖息地季节性分布及关键环境因子选择研究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栖息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环境因子的选择过程,根据2014-2017 年 1-12 月南海鸢乌贼渔业数据和环境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分析了鸢乌贼栖息地季节性分布,量化了不同因子对栖息地变化的贡献率,筛选关键环境因子并厘清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其中环境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Chla)、海面高度(SSH)、海面盐度(SSS)、混合层深度(MLD)以及不同水层水温(Temp_50 m、Temp_100 m、Temp_150 m、Temp_200 m和Temp_300 m).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的栖息地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适宜栖息地面积春夏季高,秋冬季相对减少.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鸢乌贼栖息地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春季关键环境因子为Temp_50 m、Chla和MLD;夏季为SST、Temp_100 m和Chla;秋季为SST、MLD和Chla;冬季为Temp_50 m、SST和MLD.整体来看,0~100 m水层的温度、MLD和Chla对南海鸢乌贼栖息地的影响最大.此外,各关键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动规律.研究表明,最大熵模型可以用来模拟鸢乌贼栖息地的季节性分布,且探究其分布模式需要考虑不同环境因子影响的差异.

关键词: 鸢乌贼 栖息地模态 季节性分布 关键环境因子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APA的深远海渔业装备参数化分舱

船舶工程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远海渔业装备普遍具有分舱繁多、舱室空间关系复杂、舱室限界面参数随设计阶段迭代更新等特点。舱名易于定位并明晰舱室位置与属性、修改主要分舱参数值而不必通篇修改分舱定义成为新的设计需求。文章因此提出基于舱室在全船坐标系下位置的分舱原则与舱室命名方法、基于NAPA软件的宏编程参数化分舱方法,研究结果有力提高分舱效率与准确率,规避传统分舱定义方法的繁琐弊端。

关键词: NAPA 深远海装备 参数化 分舱 舱室命名规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