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探索
》
2005
摘要:本文从分析海峡两岸农业面临的挑战与新的契机入手,探讨两岸农产业合作方向与新的合作机制,并提出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的总体策略,以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下,加强两岸农产业及科技交流,充分发挥两岸各自的农业优势,使两岸农业合作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业合作
科技交流
农产品贸易
海峡两岸
《福建农业科技
》
2005
《现代农业科技
》
2005
《当代蔬菜
》
2005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是一类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与其他标记相比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检测简便、费用低等特点。介绍了水稻微卫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微卫星标记在水稻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
应用
《甘蔗糖业
》
2005
摘要:简要地介绍了印度蔗农在甘蔗生产上有选择地种植效益比较大的甘蔗种类,种植适宜的甘蔗品种,采 用比较经济的栽培管理措施,讲究合理的施肥技术,重视施用有机肥料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成功经验,并借 此浅谈现阶段我省甘蔗生产与研究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印度
甘蔗
经验
启发
《台湾农业探索
》
2005
摘要:台湾糖业研究所对甘蔗种子的发芽力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双亲花穗的花粉数量多,产生的种子的发芽力就高;高压法养茎产生的种子发芽力高于亚硫酸法;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甘蔗种子的发芽力逐渐降低,甘蔗花穗中的种子越重,萌发的实生苗就越多。
关键词:
甘蔗
种子
发芽力
台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摘要: 福建省是茉莉花茶的起源地和主产区。本文分析了福建茉莉花茶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绿色茉莉花茶生产基地的人工种植模式以及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化生产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福建
绿色食品
茉莉花茶
产业化
对策
《茶叶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酯型儿茶素
特异资源
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