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配施对"克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园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了两种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在5种梯度配比下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2)腐植酸肥处理"克瑞森"葡萄果实糖酸比较对照高,果面色泽鲜红,且糖酸比越大,果面色泽越暗且红色越深;3)施用腐植酸肥和菌肥处理葡萄单果重普遍偏高,产量也较高;尤其T5处理,从单粒重、穗重、产量上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含糖量能达到23.2%,糖酸比26.4∶1,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上述结果,采用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处理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果实品质,可考虑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 葡萄 腐植酸肥 菌肥 土壤性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文冠果开花物候及果实发育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冠果为试材,采用实际调查与取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疆石河子地区文冠果开花物候期及果实发育特征规律,以期为文冠果栽培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文冠果为先叶后花,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约15d左右。其花为杂性花,两性花(可孕花)与雄花(不孕花)同株,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落叶期在10月中下旬。文冠果果实生长发育历经约2个多月,生长发育主要在花期后的60d内。整个发育期内横径发育速度一直大于纵径,但从纵、横径大小的绝对值来看,文冠果果实在生长发育的前期一直是横径小于纵径,到后期横径逐渐接近纵径。坐果数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均非常大,分别为45.30%和32.90%,群体平均坐果率仅为16.25%,个体间差别较大。通过对各开花坐果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可孕花数与花朵密度、坐果数和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序长与花朵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坐果数与坐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关键词: 文冠果 花部形态 物候期 果实发育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种向日葵蜜蜂授粉增产与绿色防控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对制种向日葵蜜蜂授粉增产与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研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4团建立制种向日葵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增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系统总结出制种向日葵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和制种向日葵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本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在实现作物增产的同时,也促进养蜂产业与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制种向日葵 蜜蜂授粉 绿色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子宫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主要致病菌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石河子垦区4个集约化奶牛场的103头患有子宫炎的奶牛,分离病原菌及鉴定。【方法】利用子宫内取样器(专利号:ZL201420335941.6)采集患病奶牛子宫内粘膜或粘液样本206份,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及分离、生化鉴定等方法进行病原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分离出8种病原菌共408株,其中葡萄球菌198株(占48.53%)、链球菌109株(占25.49%)、大肠杆菌85株(占20.83%)。从感染数据看,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石河子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子宫炎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对该地区的奶牛子宫炎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为石河子垦区奶牛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集约化奶牛场 奶牛 子宫炎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入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水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9号在65%、60%、50%、45%这4个不同叶龄期(已出叶数/主茎点叶数×100%)灌头水对植株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与50%叶龄期灌头水时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青贮玉米抽雄后50%叶龄期入头水处理下植株单株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50%入头水时植株宽窄行上中下透光率表现良好,作物冠层布局合理,而45%叶龄期入头水时灌水较早,植株茎秆较细,倒伏率、倒折率较高,不利于产量形成,50%叶龄期处理青贮玉米产量分别比45%、60%和65%叶龄期处理高14.03%、14.44%和11.99%。因此,在50%叶龄期灌头水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产量。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灌水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定量检测

新疆农垦科技 2018

摘要: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新疆棉花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大丽轮枝菌产生的微菌核是造成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和主要的存活结构。本试验通过运用选择性培养基定量检测棉田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微菌核的量,探明棉花黄萎病菌在不同时期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主要分布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主要存在于0~40 cm的耕作层中,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与棉花的生长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苗期土壤中的微菌核数量相对较低,从蕾期开始逐渐增加,到花铃期和吐絮期数量达到最高值。微菌核在棉田耕作层中的垂直分布并不均匀,土壤中微菌核的季节变化与田间棉花黄萎病病害发生趋势高度一致。

关键词: 棉花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选择性培养基 黄萎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甜菜渣与棉秆发酵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参数的影响

当代畜牧 2018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比例棉秆和甜菜渣、复合菌液、尿素发酵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参数的影响,笔者以棉秆和甜菜渣为原料,配合尿素和菌液发酵60 d,分析粗蛋白、干物质、木质素、乳酸、氨态氮、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不同比例棉秆和甜菜渣、菌液、尿素发酵时,能提高发酵棉秆饲料的粗蛋白水平,降低木质素含量,并具有较低的pH值,提高了发酵棉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改善了适口性,且随着甜菜渣添加比例的增加,改善效果呈上升趋势,以棉秆、甜菜渣、菌液及尿素50∶50∶0.1∶0.3发酵的发酵品质较好,但从棉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70%棉秆、30%甜菜渣配合0.2%尿素和0.20%菌液发酵较为适宜。

关键词: 甜菜渣 棉秆 营养成分 发酵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量播种机排种质量电子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新疆农机化 2018

摘要:农田非结构化环境下,精量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漏播、重播、均匀性差等问题,造成作物产量严重损失。为节约人力监测成本,提升播种作业效果,研制开发播种机排种质量电子监测系统逐渐成为精量播种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为此,介绍了播种机电子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对四大主流监测方式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播种机电子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量播种机 排种质量 电子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施有机水溶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黄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新疆农垦科技 2018

摘要:2017年在第三师四十四团、四十五团开展有机水溶微肥随水滴施试验示范,通过调查统计不同生育期棉花的农艺性状、黄萎病发病率、病指及有机水溶微肥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测定收获期籽棉产量,研究发现,滴施有机水溶微肥对棉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肥处理棉花株高、始节高、始节位、果枝数、单株结铃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十四团、四十五团籽棉单产较对照增幅分别为3.6%、6.3%;同时研究显示,施用有机水溶肥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四十四团、四十五团示范地施肥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分别达39.20%、38.24%。

关键词: 有机水溶肥 棉花 农艺性状 黄萎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β-胡萝卜素保护的复合磷酸盐去除胡萝卜皮方法的研究

现代食品 2018

摘要:本试验以胡萝卜为原料,采用新鲜胡萝卜汁复合磷酸盐进行脱皮,以β-胡萝卜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复合磷酸脱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含有3.0%磷酸三钠,0.5%磷酸氢二钠和0.5%焦磷酸钠混合液,以确定的条件在95℃热烫3 min,胡萝卜汁的制备过程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16.64 mg/100 g。去皮后的胡萝卜皮肤光滑,无腐蚀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色泽。

关键词: 胡萝卜 复合磷酸盐 去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