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3WP(X)-2000-18吊杆式喷杆喷雾机的研制

新疆农机化 2018

摘要:根据兵团缺少成熟的棉花专用喷雾机的情况,针对目前兵团大量应用的国产吊杆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量大、对土地污染严重、同时喷药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现状,研发了一种棉花全程机械化药液高效精准喷施的新型喷雾机。文中介绍了该机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以及性能测试情况。

关键词: 吊杆式 高效精准 植保机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除草剂在甜、糯玉米上的应用试验

新疆农垦科技 2018

摘要:本试验主要通过选用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除草剂在甜、糯玉米和爆裂玉米田进行田间除草试验,探索这些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使用安全性,为进一步田间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JSM-2000A型棉秆粉碎及搂膜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是中国地膜应用面积最大、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地膜回收广泛采用立杆式搂膜机作业,存在窄行中的地膜难回收、残膜回收率低、作业距离短、卸膜频繁、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研制了4JSM-2000A型棉秆粉碎及搂膜联合作业机。机具主要由棉秆粉碎装置、螺旋输送机构、搂膜机构、卸膜机构、传动系统、机架等组成。采用侧输出式棉秆粉碎装置,将粉碎后的棉秆通过螺旋搅龙输出至地面,有利于膜秆分离;搂膜部件增加有浮动功能的小窄行搂膜弹齿,进一步提升残膜回收率。通过静力学分析,确定弹齿入土角θ范围为10°~30°;对弹齿入土深度、弹齿组数、机具前进速度进行试验与响应曲面分析,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应用Design-Expert软件寻优功能进行优化,优化后弹齿入土深度20 mm、弹齿组数为12组、机具前进速度为1.5 m/s。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组合的残膜回收率为91%,膜秆分离率为87%,棉秆粉碎合格率为90%,优化方案切实可行,满足设计要求。对比试验表明,本文机具在残膜回收率与卸膜次数上优于立杆式搂膜机。研究结果可为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秸秆 塑料薄膜 棉秆粉碎 搂膜 弹齿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吊杯式移栽机构中番茄穴盘苗运动分析优化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吊杯式移栽机构的投苗杯向栽植器喂苗时,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导致苗钵质量受损。为此,建立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接触力学模型和碰撞运动模型,用赫兹理论得到苗钵最大接触力方程,用冲量和冲量矩定理得到苗钵和苗茎与栽植器的碰撞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用目标规划法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得出栽植器角速度为1.18 rad/s和1.31 rad/s时,接苗角取72°和番茄穴盘苗的株高取12 cm,有利于减小苗钵质量损失。利用高速摄像试验观察碰撞运动,得出苗钵与栽植器的碰撞是弹塑性碰撞,苗钵和苗茎与栽植器的碰撞都会改变番茄穴盘苗的运动速度和姿态,使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发生二次碰撞。苗钵破碎性试验表明,工作参数优化后的番茄穴盘苗质量损失分别为9.67%和8.43%,优于其它参数组合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番茄穴盘苗 移栽 接触力学 碰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向日葵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用化控技术塑造合理株型,通过不同浓度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食用向日葵生理特性分析,研究植物调节剂对向日葵生理特性影响以及合理的施用量。以新食葵7号为材料,将喷施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设置5个不同处理浓度,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向日葵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向日葵的各生理指标影响不同,缩节胺200mg/L、多效唑100mg/L和矮壮素12g/L提高向日葵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的积累量,降低丙二醛的产生,增强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植株的生理代谢功能。

关键词: 向日葵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甘肃畜牧兽医 2018

摘要:本文对2012-2016年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从疫情调查、临床症状、剖解变化、病原等方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羊链球菌病 流行病学 调查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DNA-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新疆棉花叶斑病病原

棉花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疆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方法】2016年和2017年在南疆、北疆7个地区30个植棉单位采集典型叶斑病样206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并纯化,依据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和菌落特征,在南疆、北疆分苗期和生长后期各选取10个代表性菌株,根据其形态特征,结合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北疆苗期(5―6月)棉花叶斑病病原以Alternaria alternata为主,A.tenuissima次之;生长后期(8―9月)棉花叶斑病病原以A.tenuissima为主,A.alternata次之,也分离到A.macrospora。南疆棉花苗期叶斑病病原为A.tenuissima;生长后期棉花叶斑病病原为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其中从陆地棉上分离的以A.tenuissima为主,从海岛棉上分离的以A.macrospora为主。【结论】新疆棉花叶斑病病原主要有3种,即A.alternata、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

关键词: 棉花叶斑病 病原 Alternaria spp. 内转录间隔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14种潜在毒力基因的检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性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潜在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以54株食源性LM DNA为模板,针对14个潜在毒力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利用PCR技术检测潜在毒力基因。结果 54株分离株均携带潜在毒力基因,其中5563分离株携带率最高,为57.14%(8/14),21L662分离株携带率最低,为21.43%(3/14),其余分离株携带率在28.57%(4/14)~50%(7/14)之间。潜在毒力基因检出率不同,其中寡肽转运蛋白、内化素样蛋白、细胞壁表面锚定家族蛋白、单价阳离子/H+逆向转运蛋白、肽聚糖结合蛋白、组氨酸代谢系统、合成致死KAR3样蛋白、精氨酸/鸟氨酸逆向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Ⅱ型限制酶修饰系统Sau3Al,磷酸葡萄糖转移酶系统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98.15%、81.48%、77.78%、64.81%、59.26%、53.70%、51.85%、35.19%、12.96%、9.26%、9.26%,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因子,EsaC蛋白类似物,差向异构酶/脱水酶家族蛋白和转录调控因子3种潜在毒力基因未检出。结论检测食品源LM分离株14种潜在毒力基因的分布,为研究LM致病性和食品LM的溯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潜在毒力基因 PCR 携带率 检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考察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田间实际效果,2012—2014年连续3年通过随水滴灌技术将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施入棉花黄萎病田。调查发现,木霉菌对棉花的出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出苗率能增加0.96%~4.93%;施用木霉菌能明显降低黄萎病的发病率,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超过30%,随着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使用年限的延长,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具有增加的趋势;此外,木霉菌还能改善棉花品质,能在衣分增加、单铃质量增加、衣指增加和绒长伸长等方面提高棉花的农艺性状,增加产量,平均增产幅度达15%~20%。

关键词: 木霉菌 厚垣孢子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滴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吊篮式移栽机构工作参数优化与试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吊篮式移栽机构喂苗准确率和降低苗钵质量损失,利用接触力学建立苗钵最大变形量的方程,并用高速摄像观察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运动,得出栽植器的角速度、接苗角和番茄穴盘苗株高是影响喂苗准确率和苗钵质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移栽频率为45和50株·min-1时,以接苗角和番茄穴盘苗株高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用综合评分法得出接苗角取60°和80°,番茄穴盘苗株高取12和16 cm时,试验结果的综合评分较高.田间移栽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基本一致,移栽频率为45~50株·min-1,接苗角取60°,番茄穴盘苗株高小于16 cm时,有利于提高喂苗准确率和降低苗钵质量损失.

关键词: 吊篮式移栽机 农业机械 番茄穴盘苗 优化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