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蚕业所桑椹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
《北方蚕业 》 2005
摘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蚕桑品种选育、蚕病防治、桑树种植等领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蚕桑面积迅速下降,珠江三角洲的蚕桑基本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所除继续保持传统蚕桑研究开发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我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蚕桑资源包括桑叶、桑枝、桑椹、蚕沙、幼蚕、蚕蛹、蚕蛾等,其中对桑椹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桑椹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我所的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1 桑椹利用开发的发展历程 桑椹的开发利用在我所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原来主要是为了收获桑种子,繁殖桑苗。由于蚕桑形势的不稳定性,桑种子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时可达500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矮占1号产量近等基因导入系农艺性状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以丰矮占1号为轮回亲本,选用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10份核心种质为非轮回亲本,经3次回交,再3 ̄4次自交,构建了513份丰矮占1号产量性状近等基因导入系。对丰矮占1号近等基因导入系农艺性状研究表明:所有组合理论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印证了青六矮1号-丰青矮-丰矮占1号-丰八占衍生系统对产量的选择必须加强穗数型选择的结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粤合占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粤合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高收获指数、高产品种粤香占作母本,以抗性好、米质优的材料特粳占作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具有产量、抗性和米质等方面结合较好的特点,是一个早熟优质的水稻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对国内外超级稻(超高产)育种研究作了回顾,简述了广东省超级稻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育成了10个达到(基本达到)超级稻(准超级稻)产量指标的新品种(组合),并逐步进入生产示范和推广;初步创立了华南超级稻"半矮秆、早长根深"育种模式和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结构"育种模式两种理论。提出广东省今后超级稻育种与应用研究的课题是:提高超级稻品质和综合抗性;加强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改进超级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的方法,加快超级稻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在全球的分布与危害、症状、主要扩散原因、抗病育种、抗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所采取的 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以期促进我国香焦镰刀菌枯萎病抗性育种及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 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目前正严重危害世界香蕉生产,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抗病育种被认为是解 决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危害的根本措施,其中突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取 得了较多的成果。而抗病品种的抗病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可能是物理阻碍和化学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
《中国果菜 》 2005
摘要:航天育种(SpaceflightBreeding)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将农作物种子或其它材料搭载到距地球20-40km的高空,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探索利用空间环境条件来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BB肥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分析了我国BB肥产业近年的发展趋势及广东省BB肥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当前科学平衡施肥技术普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复混肥产业升级换代需要的角度考虑,指出作物专用BB肥将是今后化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前景广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