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胡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胡麻种质资源,促进品质育种,对国内外280份胡麻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 280份资源的粗脂肪平均含量38. 3%,变幅为35. 12%~45. 27%,变异系数最小(3. 22%);木酚素平均含量3. 45 mg/g,变幅1. 08~7. 24 mg/g,变异系数最大(30. 88%);亚麻酸含量平均48. 03%,变幅35. 62%~57. 82%,变异系数为7. 07%。(2)相关分析显示,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含量负相关,与其他性状正相关;木酚素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含量正相关,与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含量负相关;亚麻酸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负相关。(3)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品质性状聚为4个主成分,油酸因子、亚油酸因子、木酚素因子和粗脂肪因子。(4)在欧氏距离D=42. 8水平上可将资源聚为5大类群,第Ⅰ类粗脂肪和亚麻酸含量高;第Ⅱ类木酚素和亚油酸含量高;第Ⅲ类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高;第Ⅳ类油酸含量高;第Ⅴ类亚油酸含量低。以上分析和分类将有利于胡麻种质资源利用和品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籽粒水分与机械粒收质量的关系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机械粒收是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但存在着籽粒破碎、果穗和落粒损失严重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展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推进旱作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国内玉米主栽品种33个,于2016–2017年在甘肃泾川同一地块上用福田雷沃谷神收割机械粒收,分析籽粒水分与机械粒收质量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差异是造成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两年收获时平均籽粒水分26.05%,破碎率7.47%,产量损失率3.25%,落穗损失率2.58%,杂质率1.04%;籽粒水分(X)与破碎率(Y1)、产量损失率(Y2)显著正相关,并且存在Y1=0.027X2–0.987X+14.06(R2=0.373**,n=51),Y2=0.052X2–2.223X+24.86(R2=0.418**,n=51)的变化关系,籽粒水分依次下降到18.3%、21.4%时,对应的破碎率(5.1%)、产量损失率(1.1%)最低,即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随着籽粒水分的增加破碎率、产量损失率升高,机械粒收的籽粒适宜水分为18%~22%,破碎率可控制在5.0%~5.5%的范围内;籽粒水分对落穗损失的影响大于落粒损失,随着籽粒水分增加落穗损失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落粒损失率的升高;各因素对玉米机械粒收产量损失的影响为:落穗损失率(0.924)>籽粒水分(0.048)>破碎率(0.043),因而籽粒水分高和落穗损失量大是影响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旱作玉米 机械粒收 粒收质量 籽粒水分 破碎率 产量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常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苹果白兰地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不同菌种发酵的苹果白兰地中风味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采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苹果白兰地中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就风味物质和不同发酵方式分别进行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苹果白兰地共检测到69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19种,醇类31种,酸类10种,醛酮类3种,酚类4种,烯烃类2种;而顺序混合发酵Ⅰ(先接种异常汉逊酵母24 h后接种酿酒酵母)在异常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协同作用下有效促进了更多酯类、醇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了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了香气成分的种类,发酵的苹果白兰地风味物质最复杂,改善了苹果白兰地的品质及风味。
关键词: 酵母 苹果白兰地 混菌发酵 香气成分 对应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定蓝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30,60,90,120和150mmol·L~(-1))对菘蓝幼苗进行处理,胁迫14d后测定了其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根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菘蓝幼苗株高和根长都有抑制作用,对根和叶的物质积累也有显著影响,并随浓度的递增呈降低的趋势;菘蓝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根质膜透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则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组织自动氧化速率(R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浓度低于90 mmol·L~(-1)时,菘蓝幼苗的生长没有受到盐胁迫的明显抑制,根系活力降低不明显,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也未显著升高,说明菘蓝幼苗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研究
《草地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以临潭县10个青稞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研究其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地区青稞根腐病田间发病率5%~20%。青稞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发病呈正相关,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纤维素酶呈正相关。发病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真菌呈正相关。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对根腐病的影响较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其影响较大。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根际土壤 养分含量 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核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陇薯系列马铃薯块茎的主要营养品质状况,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主选育的14个品种(系)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和钾、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系)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品质性状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101.30%),干物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1.64%);矿质元素中硒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9.78%),钾含量变异系数最小(7.62%)。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钾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钾含量与干物质含量、钙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矿质元素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利用隶属函数法,将参试的14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营养品质从优到劣进行排序,依次为陇薯8号>陇薯14号>LY08104-12>LZ111>陇薯9号>陇薯7号>陇薯12号>陇薯10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11号>LK99>陇薯13号>陇薯5号。本研究不仅为合理应用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选育不同用途马铃薯新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旱地春小麦及部分重要骨干亲本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肃主栽旱地春小麦品种资源的优质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分布情况,选取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Ax1/2*、Dx5、Bx7、By8、Bx14和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Glu-A3d、Glu-B3b,采用STS分子标记的方法,对82份甘肃近年来育成的旱地春小麦品种(系)及部分重要骨干亲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2份供试材料中优质HMW-GS以Ax1/2*、5+10和7+8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57.3%、31.7%和72.0%,14+15的频率为4.9%,在2份材料中检测到稀有亚基By8,频率为2.4%。LMW-GS中Glu-A3d、Glu-B3b频率分别为80.5%和42.7%。Glu-1 3个位点具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系)共11个,Glu-3 2个位点具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系)共31份。8份材料在5个位点都具有优质亚基。研究结果为改良甘肃旱地春小麦面筋质量、准确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和加快育种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旱地春小麦 高(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造条件对苹果白兰地中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含量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了酿酒酵母菌种、发酵温度、酵母接种浓度、可同化氮和碳源对苹果白兰地酿造过程中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酿酒酵母(CICC 32130)、发酵温度20℃,酵母接种浓度1×104 cfu/m L的发酵条件苹果白兰地酒中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含量相对较低;可同化氮与苹果白兰地酿造中高级醇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发酵液中添加适宜的铵态氮有利于降低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的含量,但是不宜大量添加一种氨基酸,以防相应的高级醇大量产生;而为提高酒精度在苹果白兰地酿造中过多添加碳源不仅会阻碍酵母的正常代谢,还会因其它营养物质的相对缺乏导致酵母异常发酵,进一步导致苹果白兰地酒中异丁醇、异戊醇及苯乙醇含量的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系)在陇中半干旱区的比较试验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应陇中半干旱区抗逆稳产的春小麦品种,丰富品种资源,以'陇春27'为对照,在甘肃定西对引进的9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其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甘春25'在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方面表现最好,分别达到5 000.3kg·hm-2和13.15kg·hm-2·mm-1,较对照增产20.0%,WUE提高了17.5%;'04(4)-6-1'和'06(148)-2-1'抗倒伏性较强;'甘春25''定西40''陇春27'和'陇春35'等品种(系)在抗条锈病方面表现较好,平均严重度和普遍率分别为6.3%~9.6%和4.0%~12.0%.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推广应用的品种'甘春25'.此外,试验发现春小麦扬花期旗叶SPAD值与籽粒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选用除草地膜的适宜田间杂草密度研究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生态条件下,田间测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选用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的适宜田间杂草密度。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白色地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随田间杂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杂草密度至少达到116.68株/m2和163.48株/m2时,分别选择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可使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茎粗、茎粗整齐度、果穗长、果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有效成穗株率、单位面积有效果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较覆盖白色地膜有明显改善,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覆盖白色地膜均有显著提高,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89%~48.18%和3.87%~47.72%,纯收益增幅分别达到4.49%~157.16%和11.21%~158.88%。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田 化学除草地膜 黑色地膜 适宜杂草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