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不同温度条件下茄子发芽率与其低温耐性关系初探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已知对低温敏感性差异较大的 4个茄子材料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发芽率 ,通过耐冷指数的构建和 4 8个茄子材料的田间实际耐低温检验 ,认为经过赤霉素 1μL/L溶液浸种后在 2 0℃催芽 96h的发芽率可以作为鉴定茄子耐低温的指标

关键词: 茄子 发芽率 耐冷性 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剂保持力在软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方法是制约国内软质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因素。溶剂保持力(SR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预测软麦品质的新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与软质小麦品质高度相关,因此它是评价软麦品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溶剂保持力在国内外软麦育种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操作步骤,目的是为育种工作者及品质测试人员提供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溶剂保持力 品质测试

畜禽废弃物高温好氧堆腐过程中气体产生与变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通气方法对3种禽畜废弃物进行了高温好氧堆腐发酵试验,堆腐物内部温度维持在70℃左右,对发酵过程中O2、CO2、NH3、CH4、H2S的逐日变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O2、NH3的产生量与堆腐材料的C/N有关。对于发酵中产生恶臭的NH3,猪粪发酵中最高值比试验开始时增加了350倍,鸡粪增加了120倍,而乳牛粪只增加了23倍,其最高值远低于猪粪和鸡粪。猪、鸡粪发酵过程中有CH4、H2S产生,乳牛粪中未被检出。易分解有机物含量高、C/N低的堆腐材料,在充气、高温条件下,2~3d可达到腐解高峰,1周左右气体产生趋于平稳下降,完成1次发酵。

关键词: 畜禽废弃物 高温 好氧发酵 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杏仁油提取中影响酶解反应的因素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中性蛋白酶对杏仁进行水解提取杏仁油脂,考察了酶解时pH、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酶用量和终止酶解反应的pH五个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2000IU/g杏仁时,酶解pH7.5度60℃,反应时间,温1.0h是最佳酶解反应条件,然后以pH4.5终止酶解反应,油脂提取率达88.71%。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酶解 酶法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组复合菌发酵秸秆的理化效应及饲喂效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培养及动物饲喂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粉经复合菌发酵后的变化及对鸡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经一组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电镜显示秸秆细胞壁结构受到破坏,原来致密、有序的组织结构被打乱,形成了大量的空洞。秸秆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下降了26.36%,43.30%和26.96%,粗蛋白提高了60.41%。动物饲喂实验表明,可以替代10%的原混合饲料,说明农作物秸秆经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秸秆中与木质素交连在一起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游离出来,增加了细胞壁及胞内容物与微生物酶的接触机会,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生物降解效率,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关键词: 复合菌 发酵 秸秆物 理结构 化学成分 饲喂效果

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大豆色拉油 DNA 提取 转基因成分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茎泽兰对几种植物的化感影响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2004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蔓延的菊科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cophorumSprengel)对黄瓜、三叶草、莴苣、黑麦草的化感作用。通过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和地下部浸提物的化感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其水浸提液对黄瓜、三叶草、黑麦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幼根、幼芽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浓度提高,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同为菊科的莴苣则抑制作用差;地上部浸提液比地下部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强;对受体幼根伸长抑制要强于对幼芽伸长抑制。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利用微生物转化维生素D_3的研究(Ⅰ)——25(OH)D_3的生物转化

科技通报 2004 CSCD

摘要:根据目标菌株的生物学特征等筛选出若干菌株,还成功地利用入选菌株将维生素D3转化成为活性维生素D3———25(OH)D3,并采用已建立的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方法对入选菌株的活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菌株TN 955具有把维生素D3转化成为活性维生素D3———25(OH)D3的功能.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放线菌 活性维生素D3 转化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通气方式对畜禽废弃物快速高温堆腐效果影响的比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种畜禽废弃物分别在高温好气堆腐过程中,进行了完全强制通气、半循环强制通气和不强制通气仅翻倒搅拌的3种不同通气方式对堆腐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强制通气方式的堆腐效果稍好于半循环强制通气方式,翻倒搅拌方式的效果最差。两种强制通气方式7d中,堆腐物的含碳、含氮等易分解有机物质可快速分解,含量变化趋于平缓,完成一次堆腐发酵过程。翻倒搅拌方式的堆腐进程明显缓慢。加快堆腐进程,适量的强制通气是必要的。由于两种强制通气的效果无明显差别,所以将堆腐产生的臭气适量循环,减少排放量,可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畜禽废弃物 高温 好气堆腐 通气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除草剂基因在黄瓜杂种纯度快速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抗除草剂转基因T0植株经除草剂抗性筛选,连续2代自交获得T1和T2种子;分别对T1植株进行bar基因PCR检测和T2植株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黄瓜染色体上;以非转基因黄瓜为对照,摸索出田间抗性鉴定和室内种子抗性鉴定的除草剂临界浓度;从田间和室内筛选除草剂抗性纯合性转基因株系3个;以表现较好的2个抗性纯合转基因株系为父本,与非转基因母本杂交,获得F1种子,并在室内进行了杂交种纯度鉴定,鉴定效率达100%。建立了一套在种子发芽阶段或2片真叶期进行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新技术。

关键词: bar基因 转基因 黄瓜 杂交种子 纯度检测 纯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