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底质改良机运行效果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运行时间条件下,底质改良机对池塘水质、底质中营养盐的影响,对池塘水质、底质10个营养盐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底质改良机运行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底质改良机主要影响底泥向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其次影响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根据各主成分得分值和方差贡献率进一步分析,底质改良机累积运行6 h后,运行效果最好。

关键词: 底质改良 主成分分析 总氮 总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浆造纸废水曝露对藻类的毒性效应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摘要:以AOX含量为17.87 mg/L,CODCr含量为707.0 mg/L的化学制浆造纸漂白废水为实验液,开展其对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的96 h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用造纸废水对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的96 h-EC_(50)AOX浓度介于2.91~2.87 mg/L,COD_(Cr)浓度介于176.3~138.7 mg/L。与同等稀释条件下鱼类、虾蟹类和贝类的实验相比,藻类的敏感性较高。

关键词: 毒性效应 AOX 生长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信息融合技术改进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水产学杂志 2015

摘要:水质监控是实现水产养殖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及传感网技术、Zig Bee/GPRS/3G技术和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等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无锡育种和保种基地平稳地运行,节能降耗、绿色环保,预测预警准确性较高,减少了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水产品的品质,可在水产养殖水质监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水产养殖 水质监控 罗非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网目拖网渔具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尺寸网目替代传统的小网目以提高拖网渔具的性能是捕捞技术革新方面一项重要内容。扩大网具前部网目尺寸以及改进网目结构能够减少阻力,提高网口垂直扩张,并已获得广泛应用;我国对大网目拖网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模型试验方法提出了新的修订理论;但是,由于基础研究的相对不足以及渔用材料和工艺落后,我国在拖网设计理论上不够完善,尚未完全实现远洋大型拖网渔具的自主设计和制作。从网目尺寸、网目结构和渔用材料以及理论设计基础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大网目拖网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捕捞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网目 拖网 渔具性能 网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鱼粉海力素饲料应用于凡纳滨对虾养殖效益分析

当代水产 2015 CSCD

摘要:1前言我国水产饲料鱼粉的使用量较国际平均水平偏高,尤其海水鱼、虾、蟹类饲料的鱼粉比例甚至超过50%,其中我国70%鱼粉依靠进口。鱼粉作为饲料蛋白的重要原料,由于受到品质和产量的限制,鱼粉价格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持续上升,直接导致水产饲料和水产品的价格上升。水产养殖疾病预防控制、低鱼粉配方及优质鱼粉替代品的研究已成为有效控制水产养殖成本、未来水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鲵幼鲵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

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度可人为控制在(19±1)℃的室内,于内壁光滑的面积为193 cm×167 cm的水泥池中,按照每个池内80尾的密度人工饲养幼体大鲵。测量大鲵试验始末体长体质量,通过生长指标,组织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对比分析,探究大鲵幼体的适宜投喂频率。结果表明:饥饿处理使大鲵摄食率增加,消化酶活性增强。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特定生长率和质量增加率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投喂频率为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蛋白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饥饿8 d再连续投喂8 d,存活率略低于其他组。若对存活率和组织营养成分要求比较高则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为适宜投喂频率,如果对此没有严格要求则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为大鲵幼体适宜投喂频率,采用该频率投喂可使存活率、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关键词: 大鲵 适宜投喂频率 特定生长率 饵料系数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静态试验法,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有关急性毒性方法测定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邻二氯苯对斑马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13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0.51 mg/L。[结论]根据鱼类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邻二氯苯属于高毒性物质。

关键词: 邻二氯苯 急性毒性 斑马鱼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品安全风险来源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我国水产品中安全风险来源,对我国在微生物和病毒等生物危害,渔药、甲醛、多聚磷酸盐等养殖、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投入品与添加物,重金属及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开展的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我国在水产品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产品风险评估方面的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开展水产品风险评估,以确保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进出口安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水产品安全 风险评估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营规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求索 2015 CSSCI

摘要: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对农户"素质"(即农户意向)的影响不定,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也是无法确定的;地区平均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限值范围内的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关系不确定,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同时,农业安全生产行为显著地受其上期生产行为的影响。因此,不应过分强调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提高农产品质量,而应将注意力放在规范农户生产行为上。

关键词: 经营规模 质量安全 动态面板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模型研究进展

渔业现代化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生态足迹是一种用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与消耗的有效工具,渔业生态足迹是用于分析评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的方法。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和渔业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渔业生态足迹模型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在渔业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概括了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方法,评述了渔业生态足迹指数计算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中渔业生态足迹指数计算结果的具体应用。同时简要分析了我国渔业生态足迹的研究状况及近期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就渔业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渔业生态足迹 渔业资源 指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