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基于超声靶标探测的果园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开发了一套基于超声波靶标探测的果园变量喷药控制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列阵探测果树靶标,通过对调压阀的PID调节来稳定管道压力,通过高压电磁阀的PWM驱动来调节喷头施药量,实现了果园对靶变量施药.喷药主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224XP作为控制核心,电磁阀驱动模块控制核心采用mega16单片机,二者通过485总线进行数据交互.果园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管道压力,并根据果树靶标探测数据实现了变量施药,单喷头流量调节最大误差为9.5%.

关键词: 果园 喷药 靶标探测 流量 超声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小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其在种子老化中的潜在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BS型二系杂交小麦BS1453/11GF5135及其BS1453(母本)、11GF5135(父本)的种子为材料,在BS1453/11GF5135中通过同源克隆获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该基因包含一个832 bp的ORF,共编码277个氨基酸.通过进一步生信分析预测miRNA与TaAPX基因的互作关系,发现TaAPX基因可能受miR396等抗逆及种子活力相关miRNAs的调控.另外通过蛋白互作预测分析,发现APX蛋白主要与氧化还原相关的酶互作反应.通过对不同老化时间的父母本及杂交种的胚进行qPCR及酶活性分析,发现TaAPX基因在杂交种及亲本中的表达趋势是先被诱导上调表达,后下调表达,但杂交种子内TaAPX基因的表达量在第7天才开始下降,而亲本种子内TaAPX基因的表达量在第5天开始下降,且miR396与TaAPX互为拮抗作用.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亲本种子内APX酶活性表现为下降趋势,杂交种子内APX酶活性在第3天呈短暂下降趋势,随后上升,第9天开始下降,表明在老化条件下杂交种子内APX酶清除体内过氧化物的能力高于亲本,即杂交种抗老化能力高于其父母本,且TaAPX基因对种子活力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调控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S型杂交小麦种子活力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BS型杂交小麦 人工老化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微滴数字PCR同时检测瓜类种子携带果斑病菌和角斑病菌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性果斑病和角斑病是葫芦科作物两大重要细菌病害,病原菌分别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和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两种菌均可通过种子、种苗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种子检测是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病害发生的首要环节。本研究应用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建立了同时检测种子携带西瓜嗜酸菌和丁香假单胞菌的方法。结果显示:两种细菌菌悬液和DNA样品等浓度混合时,ddPCR能同时检测到两种靶标菌的最低混合菌悬液浓度和最低DNA浓度分别为103 cfu/mL和10-3 ng/μL,其检测灵敏度是平行测试的real-time PCR方法的10倍;对于非等浓度混合的菌悬液和DNA样品,两种靶标菌菌悬液按浓度比1∶1 000(103∶106 cfu/mL)混合或其DNA浓度比为1∶10 000(2.28×10-3 ng/μL∶22.8 ng/μL)条件下,ddPCR可检测到低浓度的靶标菌,检测灵敏度同样是real-time PCR的10倍。此外,在人工接菌种子测试中,西瓜、甜瓜单粒种子平均带菌量105~106 cfu/粒时,ddPCR方法可检测到带菌率0.2%(n=500)的西瓜、甜瓜种子样品。将分别携带两种菌的种子按比例1∶10混合时ddPCR方法可以准确检出浓度相对低的靶标菌;而使用相同检测引物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则只能检出西瓜嗜酸菌和丁香假单胞菌带菌率分别为0.2%和2%(n=500)的甜瓜种子混合样品中的西瓜嗜酸菌,未能稳定检出丁香假单胞菌。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ddPCR技术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两种重要葫芦科种传细菌的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丰富了当前种传病原细菌的检测技术体系。

关键词: 微滴数字PCR real-time PCR 种子带菌检测 西瓜嗜酸菌 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源磁化处理对生菜光合和矿质元素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源磁化处理对生菜光合特性等生理生化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意大利生菜为供试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因素:磁化(M)和灌溉水源(T),磁化设置未磁化处理(M0)和磁化处理(M1)2个水平,灌溉水源设置淡水(T1)、再生水(T2)、微咸水(T3)3个水平,共6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水源磁化处理对生菜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矿质元素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源磁化处理灌溉效果有所差异。生长中期,M1T1、M1T2处理分别较M0T1、M0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11.16%、14.73%。3种水源磁化处理灌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12.77%~23.09%。M1T1、M1T2处理分别较M0T1、M0T2处理的生菜叶片氮质量分数显著提高7.71%、6.83%,生菜产量分别显著提高9.42%、10.15%,但M1T3与M0T3处理的生菜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水源磁化处理的生菜叶片P、Ca、Mg、Na、K质量分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03%~11.65%。【结论】磁化水灌溉有利于生菜光合等生理生化活动,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淡水和再生水磁化效果优于微咸水。

关键词: 磁化水 生菜 光合特性 矿质元素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球藻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属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1]。作为最早开发的真核微藻之一,具有高营养价值、生长快速、结构简单、易工业化集成等显著优点。其细胞形态为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2μm,呈单生或聚集成群状生长[2],分布广泛,多见于淡水、咸水和土壤中。作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小球藻基因比较稳定,至今未见有关其基因自发突变的报道。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质、维生素、活性代谢产物等多种营养物质而被公认为具有高附加值和医疗保健作用,

关键词: 小球藻 遗传转化 外源蛋白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苗期多条作物行线检测算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玉米苗期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环节的自主导航行走需求,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作物行线实时检测技术。首先,基于绿色分量增强法、分割阈值优化法和形态特征分析法,对图像分别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和去噪等预处理,该预处理结果不受自然光照变化、阴影、降水/积水、播种模式等影响,对细密状杂草干扰或植株冠层交叠条件下作物行间分界间隙的清理效果较好,对小尺寸噪声、行间零散分布的圆形叶片类杂草噪声以及呈横向生长状或聚集状的杂草噪声也有较好的清除效果。然后,将二值图像沿纵坐标均分为20个水平条,在各水平条内部建立目标区域的水平间距、水平跨度等特征参数,并跨水平条建立目标区域间的垂直间距、趋势角、覆盖宽度等特征参数,基于以上参数在行内和行间分布的差异性,完成各水平条中隶属于不同作物行的目标区域的定位分割和不同水平条中隶属于同一作物行的目标区域的聚类,其分割聚类效果良好。最后,基于离群特征点去除后的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获取作物行中心线,结果表明,整体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1.2%,单帧图像处理时间不超过368 ms,说明采用本文方法可快速实现不同环境因素干扰下的多条作物行线的同步检测。

关键词: 苗期玉米 机器视觉 作物行线检测算法 农田环境感知 田间自主导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氟啶胺在冬瓜上的残留行为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氟啶胺在冬瓜上使用后的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水平,在北京、山东、安徽、湖南、云南和广东6地开展了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在冬瓜上的最终残留试验,同时在其中的北京和安徽两个试验点开展了消解动态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氟啶胺在冬瓜上的平均回收率在89%~109%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12% 之间,定量限(LOQ)为0.01 mg/kg;北京和安徽两地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氟啶胺在冬瓜上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04和2.17 d;6地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氟啶胺在冬瓜上的残留量在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氟啶胺 冬瓜 残留 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恒压变流控制的变量喷雾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变量喷雾过程中引起压力变化的问题,为研究其中压力稳定性现象,利用PID恒压控制和PWM变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恒压变流喷雾试验台.在试验台上进行恒压控制试验、喷雾角测量和雾量分布测量试验,从而验证所搭建的恒压变流喷雾装置的恒压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喷雾流量发生变化时,试验装置能使喷头的喷雾角和雾量分布稳定在固定范围内.

关键词: 变量喷雾 恒压变流 喷雾角 PWM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0年以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北方园艺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2000年以来我国苹果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苹果生产区域布局较为稳定,生产高度集中于苹果生产优势区域。苹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苹果的消费需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苹果产品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但苹果生产成本利润率显著下降,消费者对苹果品质及营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生产面临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苹果生产中技术服务、农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也有了初步发展,未来苹果生产将进一步向高效、优质、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 苹果产业 发展趋势 生产 消费 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复方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增殖的作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有独特防治效果的中药复方,本试验基于禽流感发病临床症状、结合中药复方用药基本原则,组方芩根提取液(Qingen extract,QG),以奥司他韦(达菲,DF)为阳性对照药,通过研究药液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测定药液对犬肾上皮细胞(MDCK)毒性作用,并从病毒吸附、增殖和灭活3个方面做了药效评价。结果表明,QG对NA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 130μg/mL;QG和DF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2 500和500μg/mL,H9N2 AIV的TCID50为10-4.36/100μL;QG浓度为156.25~2 500μg/mL范围内,对H9N2 AIV的病毒毒力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在MDCK细胞上呈现出一定的抗吸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表明QG在对抗H9N2 AIV的NA活性、抑制H9N2 AIV吸附靶细胞和在细胞内复制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中药复方 MDCK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