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质对箱栽郁金香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世界珍爱(World Favorite)和金阿波罗(Golden Apeldoorn)两个郁金香品种根系、切花质量、生育期和成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两个品种郁金香种球根系的生长影响较大,纯木屑有利于生根;以木屑∶土=2∶1和木屑∶土=1∶1的基质栽培的花茎最高;以木屑∶土=2∶1、木屑∶土=1∶1和纯木屑为基质栽培的郁金香生育期最短,花期约提早2 d,成花率提高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水平波动度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在南京、盐城、南通3地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的抗虫棉品种为材料,采用室内棉叶接虫方法,检测不同生态区域间品种抗棉铃虫水平的波动程度。结果表明:17个品种在不同试点间的抗级吻合度为82.35%;有10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在不同试点的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CLM)、叶片受害指数(LII)、活虫发育指数(SLI)与活虫发育指数减退率(DR)等抗虫性检测指标出现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的波动反应,波动度介于16.67%~100.00%;其波动度的大小与该品种的抗虫水平值呈极显著相关,特抗或特感的品种,即平均抗虫性水平值高于3.6或低于1.5,其试点间抗虫性指标波动度为0,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品种,其生态区域间抗虫性水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据此建立了抗虫性指标波动度(Y)与品种平均抗虫性水平值(x)之间的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并探讨了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棉花的品种引进与抗性利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东油1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东油1号的产量形成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双低甘蓝型油菜东油1号以(镇8901×湘油10号)F3为母本,以(镇8705×苏油1号)F2为父本杂交,经5代选择育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分析东油1号的特征特性、品质和产量,提出了高产栽培措施。[结果]东油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中熟品种,优质双低,总角果数多,分枝数偏多,枝上角果分布密集,千粒重3.77g,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抗倒性极强,适宜机械化收割,品质优,适宜在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中间试验平均产量为2494.95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4.66%。[结论]东油1号蕾大花大,角果挺,单株有效角果数多。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阿维·杀单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经室内毒力测定,52%阿维.杀单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毒力,LD50为0.726 0μg/头,共毒系数为202.38,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2%阿维.杀单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速效性与持效性,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优于毒死蜱常规用量,明显好于单剂杀虫单。适宜用量为70~90 g/667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农药的防治原理,寻找防治稻瘟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系列稀释平板法测定生防菌TW-2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的抑菌活力,计算生防菌的抑菌活力回归方程式、EC50值和相对毒力。[结果]生防菌TW-2对田间水稻穗期的穗颈瘟的防效在80%以上。[结论]生防菌TW-2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