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产业化现状,并对国内虾青素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国内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产业化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甘薯品种的部分理化特性与口感品质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浙6025、宁紫薯1号、南京0281、南京0304、南京0364等优质食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淀粉粒显微观察及相关食用口感品质调查。糊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南京0304和宁紫薯1号淀粉的峰值粘度较高,这与其在食用品质调查中口感较粘一致。宁紫薯1号、南京0281及南京0364的淀粉显微结构显示其淀粉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口感品尝其均匀度较好。浙6025小颗粒淀粉分布较多,因此在蒸煮品尝调查中薯肉口感较细腻。表明,甘薯的理化特性与食用口感品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连粳稻4号是连云港市农科院以连96-1(镇稻88×中粳3114的F_4代稳定品系)为母本,武育粳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704。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等特点,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和旗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在生化机制上的异同,以遗传型[S型不育系ms(S)2611和ms(S)1376]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西农2611和西农1376(高温诱导和化学杀雄剂SQ-1诱导的雄性不育)为材料,分别取其小孢子处于单核早期的幼穗,单核后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及旗叶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发育时期的旗叶可溶性蛋白中尚未发现特异蛋白的存在,但在花药中发现有特异蛋白的存在,表现在二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及遗传型雄性不育材料均比正常的可育材料缺少了1条分子量为31 kD的多肽。这条多肽很可能是花粉发育过程中某一环节所必需的,缺少了它就形成不育,因此这条多肽很可能和育性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