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产业化现状,并对国内虾青素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国内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虾青素 雨生红球藻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4%丙溴磷·氟啶脲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使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34%丙溴磷.氟啶脲乳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适宜用药剂量、用水量和用药时间,结果表明:34%丙溴磷.氟啶脲乳油适宜用量在600 m l/hm2左右,药后35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85%以上;防治适期为稻纵卷叶螟幼虫初孵高峰期前4 d至幼虫3龄初期;用水量不低于150 kg/hm2,最好在300 kg/hm2以上,以保证防治效果。

关键词: 丙溴磷 氟啶脲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剂量 用水量 用药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籼稻两个亚种成熟胚组织培养与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8个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粳稻基因型和5个杂交籼稻亲本基因型进行愈伤诱导率与苗分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水稻在愈伤诱导率的平均值上存在差异,粳稻好于籼稻。杂交籼稻亲本基因型间苗的分化率也有较大变异,恢复系恢032苗的再生能力较强。

关键词: 水稻 粳稻 籼稻 组织培养 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丰优269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丰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天丰A与盐恢269配组,于2002年育成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6年1月天丰优269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天丰优269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甘薯品种的部分理化特性与口感品质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浙6025、宁紫薯1号、南京0281、南京0304、南京0364等优质食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淀粉糊化特性测定、淀粉粒显微观察及相关食用口感品质调查。糊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南京0304和宁紫薯1号淀粉的峰值粘度较高,这与其在食用品质调查中口感较粘一致。宁紫薯1号、南京0281及南京0364的淀粉显微结构显示其淀粉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口感品尝其均匀度较好。浙6025小颗粒淀粉分布较多,因此在蒸煮品尝调查中薯肉口感较细腻。表明,甘薯的理化特性与食用口感品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关键词: 食用甘薯 淀粉 粘度 口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连粳稻4号是连云港市农科院以连96-1(镇稻88×中粳3114的F_4代稳定品系)为母本,武育粳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704。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等特点,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迟播条件下盐丰一号需肥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迟播条件下,大麦盐丰一号施氮量在112.5~187.5kg/hm2,基追比以6∶4~4∶6为宜。各处理组合以纯氮112.5kg/hm2,基追比6∶4产量为最高;纯氮187.5 kg/hm2,基追比6∶4和4∶6处理组合产量次之。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较同等施氮水平处理组合的产量均减产。

关键词: 大麦盐丰一号 施氮量 基追比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型不育系9703A的选育及其所配组合优势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9703A是用寒丰A与早熟晚粳9703转育而成的BT型三系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一致、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容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矮秆抗倒,千粒重高,丰产性好,配合力水平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9703A不育系及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3号(V优008)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BT型不育系 粳稻 制种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汁生产新方法:冷冻离心取汁工艺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果汁 工艺 冷冻离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和旗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在生化机制上的异同,以遗传型[S型不育系ms(S)2611和ms(S)1376]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西农2611和西农1376(高温诱导和化学杀雄剂SQ-1诱导的雄性不育)为材料,分别取其小孢子处于单核早期的幼穗,单核后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及旗叶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发育时期的旗叶可溶性蛋白中尚未发现特异蛋白的存在,但在花药中发现有特异蛋白的存在,表现在二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及遗传型雄性不育材料均比正常的可育材料缺少了1条分子量为31 kD的多肽。这条多肽很可能是花粉发育过程中某一环节所必需的,缺少了它就形成不育,因此这条多肽很可能和育性相关。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化学杀雄 高温诱导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