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籼稻雄性不育系福伊A抗稻瘟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Rs24B/天谷B选育保持系和转育不育系的过程中,以自然诱发鉴定为主,选定抗瘟的B系.同时A系配组再经多点自然诱发鉴定及苗期接种鉴定,育成的福伊A(B)能抗我国稻瘟病7群17个生理小种的83个菌株小种,显性效应强且持续10年未衰.闽、鄂、川、桂、湘等省用福伊A已配成16个组合通过审定,年推广面积13万hm2,已成为我国南方三系杂交稻安全高效地防御稻瘟病的重要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肝白点病)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 2004
摘要: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病(番鸭肝白点病、白点病、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番鸭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40d内番鸭,临床上以软脚、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以肝、脾表面坏死、纤维素性心包炎为主要病变。Kaschula等(1950年)在南非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法国学者Gaudry等(1972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值反应和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胡瓜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用数值反应、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胡瓜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21~31℃范围和1~9猎物密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胡瓜钝绥螨的捕食量增大。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猎物密度增加捕食量增大,均呈正相关关系;(2)在益∶害=1∶30比例中胡瓜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控制慢,而在5∶30~9∶30范围内第4、5天就能完全控制柑橘全爪螨的种群增长;(3)在25±1℃、RH 80%~85%、15L:9D条件下柑橘全爪螨净增殖率R0=34.0053,高于胡瓜钝绥螨(R0=21.8750),内禀增长率rm=0.1814,低于胡瓜钝绥螨(rm=0.1826),世代平均周期T=19.436,明显长于胡瓜钝绥螨(T=16.1943),周限增长率λ=1.1989,低于胡瓜钝绥螨(λ=1.2004),种群倍增时间t=3.8204,高于胡瓜钝绥螨(t=3.7954)。研究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特性,在柑橘全爪螨处于低密度时能有效地控制柑橘全爪螨种群增长。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柑橘全爪螨 实验种群生命表 密度效应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糯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对25个黑糯玉米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在早代通过对穗长、穗粗的间接选择来代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并筛选出4个能显著增加F_1穗粗或穗长的黑糯玉米自交系(0A66、0A72、9912、9916),为配制新组合提供骨干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略述稻米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福建稻麦科技 》 2004
摘要:20 0 0年以后 ,世界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情况连年出现 ,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中国粮食产量已经从 1998年高峰期的 5 12亿t下降到 2 0 0 2年的 4 5 7亿t。 2 0 0 3年 ,中国消耗的粮食比产出的粮食高出 40 0 0万t。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挑战。全球人口到 2 0 2 5年将由现在的 65亿增至 80亿 ,稻谷必须增产 40 % ,才能适应人口增长速度。中国到 2 0 3 0年 ,人口将由现在的 13亿增长到 16亿 ,每年粮食需求将达到 6亿t,远超出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然而 ,当今我国面临着稻田日益减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缺乏、气候不断恶化、病虫草鼠害不断威胁等问题。未来粮食的发展策略 ,首先应该控制人口增长 ,改善经济增长方式 ,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粮食生产不动摇 ,坚持创新 ,加强作物遗传改良 ,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良好结合 ,提高水稻品种的品质和增产潜力。一是研究超级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 ;二是不断增强水稻光合作用 ,提高光合效率 ,促进提高单产 ;三是加强专用稻和名特优品种研究 ;四是增强水稻对病虫害及逆境生态的抗性 ;五是扩大耐旱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