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叶高效栽培技术综述
《茶叶科学技术 》 2004
摘要:要实现我国我省茶叶可持续发展,做强做大茶产业,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产量、面积、而忽视质量与效益的陈旧观念,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生态效益为重点,推广良种及其与之相配套的施用有机肥、配方施肥技术;茶园节水管理技术;名优茶的采制技术;推广机采、机剪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建立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茶园,提高茶叶科技含量。宣传茶叶健康、营养、保健功效。实现茶叶高效栽培,取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合成的GFM cry11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4 CSCD
摘要: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把人工合成的GFM cry11B基因编码区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C。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中表达了GST-GFMCry11B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其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可溶性处理,用Glutathione Sephrose 4B纯化出GST-Cry11B融合蛋白。Thrombin酶切后得到Cry11B蛋白,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滴度(ELISA)为1:8000的抗血清,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关键词: GFM cry11B基因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默氏菌基因分型
《中国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鸭疫里默氏菌 (RA)血清分型的基础上 ,以提取的 RA基因组 DNA为模板 ,进行 Rep- 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 ,将分属于 8个血清型的 4 0株 RA区分为 12个不同的基因型 ,不同血清型 RA的图谱有明显差异 ,相同血清型 RA的图谱也存在差异。这些结果显示 ,RA基因组中重复的基因外的回文结构可用于区别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分离株 ;Rep- PCR作为一种实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可对 RA分离株进行基因定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tes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终极腐霉(Pythium ultinum Trow.)、根腐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和一种未鉴定镰刀菌(Fusarium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茄镰刀菌和根腐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半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以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表面出现多量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和法氏囊出血为特征的病死雏半番鸭脏器中 ,以番鸭胚分离到病毒 ,经对分离的病毒株 (FZ2 株 )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以及血清定性中和试验等 ,发现该病毒无囊膜 ,直径为 5 5~ 70 nm;对氯仿处理敏感 ,对乙醚处理不敏感 ;无血凝活性 ;可被鸡关节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 ,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无血清学关系。据此 ,确定 FZ2 株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虫夏草粗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作用
《微生物学杂志 》 2004 CSCD
摘要:研究了 3种冬虫夏草提取的粗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野生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体和拟青霉子实体的粗多糖在体外都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 α ,但野生冬虫夏草在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 α的强度比冬虫夏草菌丝体和拟青霉子实体高 ,拟青霉子实体又比冬虫夏草菌丝体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杂交一代展叶期的遗传变异
《茶叶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金桂、黄奇、黄观音、铁观音、红芽佛手为亲本,进行早生种与早生种及晚生种与早生种、中生种的人工杂交,观察F1展叶期的遗传变异趋势。结果表明:①F1展叶期是以两亲展叶期平均值为中心而呈连续变异的,变幅大。F1展叶期平均值接近两亲平均值。②早生种×早生种F1展叶期提早和推迟的正负向超亲遗传现象同时出现。晚生种×早生种F1展叶期介于两亲之间。晚生种×中生种F1较多的趋向中生种。③父本对F1展叶期的影响大。父本早,F1亦早。父本相同,母本不同,则其F1展叶期与两亲展叶期的差数有关。两亲差数小,F1变幅大。鉴此提出,通过早生种与早生种杂交,可以选择比早生亲本更早的新类型。同时,根据父本展叶期、两亲展叶期的平均值与差数,可以预测F1展叶期的平均值和可能出现的变异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