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长期不同施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施肥方式对我国旱地农田土壤甲烷氧化影响的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甲烷氧化速率和土壤性质测定,探索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暗棕壤的"土壤性质-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土壤甲烷氧化速率"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甲烷氧化速率,降幅为61.2%,而单独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处理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增加91.9%,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增加102.5%,而单施无机肥后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moA基因丰度显著增加,平均pmoA基因丰度为不施用有机肥的12.7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与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3和0.684,但与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不相关;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与土壤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长期不同施肥可以通过改变暗棕壤的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性质,改变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和比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和丰度大幅度增加,而甲烷氧化速率却显著降低,说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中只有部分微生物发挥了甲烷氧化活性,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暗棕壤 甲烷氧化菌 pmoA基因 实时定量PCR 甲烷氧化速率 冗余分析 Monte Carlo检验 PCR-DGGE

春小麦空间诱变SP_2的SSR标记变异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为了考察空间搭载对小麦的诱变效果,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小麦品系为试材,对SP2的DNA分子标记突变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种突变类型:扩增片段增多、扩增片段减少和扩增片段长度有差异。出现的单一突变类型居多,在同一品系的个体上同时出现多类型突变的情况很少。突变频率在供试的品系之间以及SSR染色体位点都存在差异。该研究又以7个EST-SSR标记对上述SP2个体的扩增结果显示,与一般的SSR位点相比,EST-SSR标记检测到的突变类型单一,仅有"扩增片段增多"一种类型,且突变频率普遍较低,大部分基因位点无突变发生。表明空间搭载对小麦基因组产生的诱变主要发生在重复序列区,基因表达区相对较少。

关键词: 空间诱变 春小麦 SSR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6份绿豆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节数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早世代进行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大,相对遗传进度较大,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荚数与单株粒重关系密切,对单株粒重的贡献最大,在选育高产绿豆新品种时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 绿豆 农艺性状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丰产水稻龙粳20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龙粳20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同年3月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2008年推广面积17.53万hm2,2009年推广面积14.61万hm2,成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2008年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列为第3积温带早熟组对照品种。针对龙粳20出现早穗等不足,提出配套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寒地 龙粳20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大豆群体冠层微气象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大豆群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风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冠层的微气象特征存在差异,高密度与低密度群体之间差异显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及风速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温度、湿度及CO2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昼夜温差在14~17.3℃,群体的相对湿度正午12∶00时最低,高低密度群体湿度差相隔3%;群体间不同层次的CO2浓度越接近地面越高,从06∶00到12∶00时,密度为36万株/hm2的群体(即P2.4)各冠层CO2浓度均为最大。随种植密度增加,群体内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当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高。

关键词: 大豆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大豆杂交成活率因素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杂交育种是目前大豆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通过对不同大豆杂交方法、杂交成活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杂交技术。该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豆杂交成活率,缩短杂交时间,减轻育种者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大豆 杂交 成活率 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品种感染早疫病菌后防御酶活性变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抗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接种和未接种情况下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研究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处理后,各品种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品种,说明上述4种酶与品种抗性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 马铃薯 早疫病菌 防御酶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着式信息素诱捕器捕获小菜蛾试验及图像识别系统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对小菜蛾发生状况进行监测,减少人工作业,本试验系统观测了粘着式性信息素诱捕器捕获小菜蛾的效果及小菜蛾体态状况,并进行摄像,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害虫自动识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害虫所占面积和体态特征进行识别,对面积较大的害虫识别很容易;对不能进行面积识别的害虫,根据其颜色等进行主成分分析,小菜蛾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6%,从而可以实现小菜蛾与其它害虫的自动识别。

关键词: 小菜蛾 识别 图像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新品种农菁6号无芒雀麦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市场化经营的基本方式,也是解决我国"大国小农"农村经营体制落后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以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构建"公司+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体系+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模式以及积极实施政府推进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战略等具体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研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