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0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青粒豆发生情况与原因调查及防治对策
《大豆科技 》 2010
摘要:青粒大豆是指在大豆收获时,大豆籽粒未完全成熟,青粒面达l/2及以上,与正常粒(黄粒)有显著不同的颗粒。青粒豆的多少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大豆销售价格降低和豆农出售大豆困难。2010年受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和秋季早霜的影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普遍出现青粒豆现象,对此,佳木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于大豆收获后对五个服务区内大豆青粒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粳稻食味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88份常规粳稻品种,建立了适合中国粳稻食味评价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感官食味试验采用小样品感官试验综合评分法,其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感官综合评分与气味、色泽、外观完整性、味道、口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粳稻感官食味评分值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值的回归分析,得到7个自变量(4个波长的吸光度、碎米率、裂纹米率和香气系数)的预测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均达到0.699~0.799的极显著相关,经验证该预测回归方程能够较好的预测粳稻的米饭食味品质。


矮牵牛新品种繁锦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10
摘要:矮牵牛是黑龙江省主要美化花卉,1995-2004年一直应用进口品种,2005年以后应用进口和国产进口矮牵牛种子。近些年来,引进的国外矮牵牛品种对光照、连续干旱和连阴雨等不良气候异常变化产生的不适应问题极其突出,美化效果下降;加上株苗成本高,


绵羊体外受精技术条件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绵羊体外受精技术条件,比较研究了卵泡液、受精时间和季节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绵羊卵泡液(SFF)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优于添加同等浓度的牛卵泡液(BFF)组;受精22 h和18 h的囊胚率差异显著(P<0.05),受精22 h和14 h的卵裂率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绵羊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高于夏季,差异显著(P<0.05),但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进行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培养液中添加SFF受精时,精卵共培养22 h的效果较好。在绵羊的繁殖季节(秋季)进行体外受精较春季和夏季的结果好。


旱地玉米抗旱保苗增产综合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摘要:齐齐哈尔市春季大部分农区处于干旱、重干旱状况,经常出现播期干旱、底墒严重缺乏,154万hm2耕地受影响。针对春旱严重影响齐齐哈尔市74万hm2玉米种植,提出积极预防、主动出击、合理耕作、抗旱节水综合技术,达到旱地玉米保苗增产。


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Ⅰ)——可溶性总糖含量积累规律的研究
《作物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糖类,本文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器官的可溶性总糖的最大含量值出现在结荚期,荚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表现出持续降低的变化规律。在大豆生育过程中,叶柄是各器官中糖类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可溶性总糖含量为叶柄>叶片>根>茎,秣食豆总糖含量最高;小金黄、丰收10和绥农14叶柄和根中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05、0.932),龙选1号、不结瘤大豆和秣食豆的叶柄和根中的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4、0.850、0.657)。


马铃薯抗苏打盐碱性研究离体试验
《中国马铃薯 》 2010
摘要:马铃薯耐盐性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NaCl上,极少数进行了抗NaHCO3的研究,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NaHCO3和不同pH的培养基对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试管苗进行了25 d胁迫试验,鉴定和筛选抗苏打盐碱性较强的品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各品种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晋薯2号在较重的盐碱处理中成活率比较高,株高、生物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抗苏打盐碱性强于其它几个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