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残留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样品用水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用丙酮溶解。丙酮溶液上硅胶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洗脱,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HPLC条件: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波长:282 nm;色谱柱:ODS-3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为8∶2(体积比),pH 3.0。在0.2~2.0 mg/kg添加范围内,回收率86.5%~96.6%,变异系数2.45%~8.35%,最低检测限为0.05 mg/kg。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柑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抗病品种镇稻88的遗传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鉴定方法研究27份粳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表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抗性表现强的镇稻88与高感品种武育粳3号构建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镇稻88、连粳4号、徐稻3号等9个品种在鉴定试验中均表现为抗病和高抗,可作为抗病品种在江苏地区推广应用。镇稻88与武育粳3号的F2群体抗感表型分离比例符合3∶1,表明镇稻8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的控制,将其作为抗病亲本使用可大大加快育种进程。研究同时发现在灰飞虱不引发虫害的条件下,有效接种虫量与感病对照发病率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当其值在0.8×106~3.6×106/hm2范围内时可作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有效的参考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育苗方式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分析了弓棚育苗、地膜平铺育苗、微钵育苗、无土育苗和地膜直播5种不同育苗方式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微钵育苗成钵率在95%以上,成苗率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为93.6%,达到和超过弓棚育苗移栽成活率;微钵育苗移栽后棉苗活棵快,缓苗期短,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良好;无土育苗的棉株生长发育后延,表现为移栽后缓苗期长,发苗迟,苗蕾期营养体偏小,棉株现蕾、开花、结铃、成熟迟,花铃期后生长发育加快,盛铃期后成铃速率高;无土育苗根系较浅,不利于抗御干旱和雨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PAGE梯度电泳技术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PAGE梯度电泳技术分析西瓜杂交种苏蜜五号、早抗京欣和抗病苏蜜及其父母本种子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种子蛋白。结果显示:除早抗京欣发芽5 d时过氧化物酶有一明显谱带特征可以有效区别杂种与亲本外,其他电泳组合谱带虽清晰但无明显差异,表明西瓜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蛋白质和同工酶难以发现统一的谱带特征来检测不同西瓜杂交种子的纯度。由于不同杂交种双亲的遗传背景不同,对于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一些品种可能会出现某些特别的特征以用来鉴别真假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麦13号小麦大面积生产条件下的肥料运筹和适宜密度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宁麦13号小麦具有较卓越的高产、稳产性能,大面积生产中的一般产量为400 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m2以上,少数千亩连片高产场圃产量高达550~600 kg/667m2。宁麦13号属穗粒重兼顾型品种,并以穗粒数为主,且植株偏矮,抗倒性较强。因此,中高产栽培中,为求得高产、低耗、高效目标,应采用中高密度配以中高氮肥的模式,即基本苗15万~20万/667m2,施氮量19.0 kg/667m2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