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大白菜耐热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热害指数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耐热性呈梯度差异、能代表典型区域的5个大白菜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热害指数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呈正相关关系,耐热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热害指数与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呈负相关关系,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与较耐热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较耐热品种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耐热品种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大白菜 耐热性 过氧化物 热害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候选品种对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自然病圃接种法,对参加2003~2005年江苏省淮南、淮北区小麦新品种试验的140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表现高抗的材料有20份,表现中抗的材料有32份,表现中感的材料41份,其余47份材料均表现为高感,表明近3年参加淮南、淮北区试验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较差。从不同年度看,近3年育成的抗小麦梭条花叶病品种的比率呈下降趋势。从不同试验区看,淮南区小麦品种中、高感材料的比率明显高于淮北区。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农产品中细菌ATP生物发光检测的干扰

核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TP生物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样品含菌量的快速检测,但在应用该方法检测农产品的辐照灭菌效果时却出现了发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的现象。本文分别从γ射线对ATP的影响、发光动力学以及发光强度增高的途径等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光强度的增加并非由ATP所造成引起的,而是由农产品中含有的细菌经辐照后引起的;干扰荧光素—荧光素酶制品中存在的能引起光辐射的物质是形成干扰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辐照 灭菌效果检测 ATP生物发光 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种植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6~10月系统观测了N2O和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因子。玉米和水稻分别施化肥氮300 kg.hm-2,大豆未施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类型对农田N2O和CH4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玉米系统、土壤-大豆系统和土壤-水稻系统的N2O季节性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20.5±57.6、338.0±7.5和238.8±13.6μg.m-2.h-1(N2O)。种植作物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的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4.2±11.7和163.7±10.5μg.m-2.h-1(N2O)。土壤-玉米系统、土壤-水稻系统、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N2O排放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统计相关,但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综合影响。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随作物绿叶干重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无统计相关,由大豆作物自身氮代谢所产生的N2O-N季节总量约为6.2 kg.hm-2(N)。土壤-水稻系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7±0.1 mg.m-2.h-1(CH4),烤田抑制了稻田CH4的排放。烤田前影响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水稻生物量,烤田后的浅水灌溉及湿润灌溉阶段的CH4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水稻生物量无关。本研究未观测到旱作农田有吸收CH4的现象。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N2O和CH4排放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绿叶干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ISSR-PCR体系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目前在辣椒上应用较多的是RAPD、RFLP和AFLP标记,而有关ISSR分子标记报道很少。本试验利用正交设计,以辣椒SS69为试材,从Taq酶、dNTPs、引物、Mg2+4因素3水平来优化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本实验中20μL反应体系初步确定各反应成分为:1×PCR buffer,1.5 mmol/L的Mg2+,50 ng辣椒模板DNA,1.5 UTaq酶,200μmol/L的dNTPs,0.6μmol/L的引物。该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辣椒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辣椒 ISSR 正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值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武育粳3号/Aichi106构建的F2群体,研究了精米粉RVA谱8个特征值:最高黏度(peak viscosity,PKV)、热浆黏度(hot paste viscosity,HPV)、冷胶黏度(cool paste viscosity,CPV)、崩解值(breakdown viscosity,BDV)、消减值(setback viscosity,SBV)和回复值(consistence viscosity,CSV)、峰值时间(peak ti me,PeT)、糊化温度(pasting tempera-ture,PaT)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PKV为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HPV、CPV、SBV、BDV、CSV可能是由一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PeT可能由两对主基因控制,并且还受微效多基因的影响。用热研2号/密阳23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05-2006年对稻米淀粉RVA谱8个特征值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分析,两年试验共检测到34个QTL,分布在第1、2、3、4、6、7、8共7条染色体上;两年同时检测到的QTL共8个,其中qHPV6、qCPV6、qCSV6、qSBV6、qBDV6位于第6染色体的Wx基因附近;qHPV2、qCSV2位于第2染色体RM341与RM475标记之间,qCPV2位于RM573与RM250标记之间。第2染色体上与支链淀粉合成有关的两个基因与RVA谱特征值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淀粉黏滞性谱 重组自交系群体 遗传 数量性状座位 稻米 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5种类型不同梨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梨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黄冠(白梨与砂梨的杂交品种)和清香(砂梨品种)的Pn高于红巴梨(西洋梨品种),新鸭梨(白梨品种)和库尔勒香梨(新疆梨品种)的Pn居中。清香和新鸭梨的水分利用率(WUE)高于红巴梨。梨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型和双峰型2类,黄冠及新鸭梨呈单峰型,清香、库尔勒香梨和红巴梨为双峰型。"光合午休"主要为非气孔性限制。不同类型梨品种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率均呈单峰型,细胞间隙CO2含量(Ci)日变化曲线有单谷型和双谷型,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有多种类型,WUE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气孔阻止值(SL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或双峰型。

关键词: 品种 光合作用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型和GIS的农田有机肥供氮量时空变化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自主研制的有机肥氮素动态释放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对江苏省2000年农田有机肥供氮量(FOND)的空间变化以及1985~2000年间FOND的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分析,并通过设置稻麦秸秆增量还田情景,评价进一步提高FOND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全省平均FOND供应量逐年增加,苏东地区除射阳、大丰、启东等产棉区以外,大部分地区的FOND都较高,苏北地区次之,而苏中和苏南地区则相对较低。粮食单产提高、养殖业迅速发展、机收面积逐年扩大以及气候变暖是导致我省FOND总体提高的主要原因,秸秆加量还田可以进一步提高FOND。

关键词: 有机肥 农田供氮量 氮素释放模型 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螺肉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螺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新鲜的青螺肉中含有55.1%的粗蛋白,80%的水分,2.42%的脂肪。青螺肉中矿物质元素钙和锌的含量较高:42.3mg/kg的钙、121mg/kg的锌。新鲜的青螺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关键词: 青螺 营养 成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的雌雄配子育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以基因枪转化获得的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材料HR为供体亲本;以9311为受体亲本的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现回交转育后代9311HR的抗性单株自交后代中bar基因始终表现1∶1的异常分离。以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为材料,探讨bar基因的导入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花粉育性、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导入对目标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9311HR抗性植株正常染色花粉率及花粉离体萌发率均在90%左右,其结实率正常,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著差异。花粉DNA的PCR分析结果显示,9311HR抗性植株形成了携带外源基因bar的成熟花粉。说明9311HR抗性植株不存在雌雄配子败育。

关键词: 水稻 bar基因 异常分离 花粉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