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几种兔肉嫩化方法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方法来优化和评价氯化钙溶液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复合磷酸盐溶液注射对兔肉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和注射量、木瓜蛋白酶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复合磷酸盐溶液的浓度和注射量显著影响兔肉的嫩度(P<0.05)。

关键词: 氯化钙 木瓜蛋白酶 复合磷酸盐 兔肉 嫩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莫能菌素的研究进展 Ⅱ.分析方法的发展

中国兽医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莫能菌素 残留分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当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纳税管理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目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制后面临的纳税现状以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制单位纳税管理工作中应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 农业 科研事业 改制 纳税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镇江市果品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果品生产迅速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逐步优化,注重了规模种植,果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但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标准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以及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新品种试验和推广扶持力度,争创品牌及培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促进镇江市果品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镇江市 果品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春萝卜适宜品种和播期的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用抽薹性有差异的3个萝卜品种分别于冬季4个不同的播期播种,调查了抽薹率、根长、根粗、单根质量和糠心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夏秋萝卜和秋冬萝卜品种在4个播期中抽薹率均较高、根小且糠心,丧失了商品和食用价值,不适宜作冬春萝卜于冬春季种植。冬春萝卜品种白玉春在4个播期中的抽薹率均较低,根性状正常,不糠心,具有较好的商品和食用价值,适宜于冬春季种植。但白玉春萝卜4个播期的抽薹率和根性状有差异,有的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在南京地区冬春萝卜以11月15日播种为最佳。

关键词: 品种 冬春萝卜 播期 抽薹率 根性状 糠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重构成因子与根系性状关系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有代表性的18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不同部位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根系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显著多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二次枝梗颖花数占全穗颖花数的百分率大于小穗型品种,中下部表现更明显;每条不定根根粗与根重、单位长度根干重、每穗根干重、每穗不定根长、每穗根条数、每穗根系总吸收面积、每穗根系活力与单穗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根系活性是大穗型品种穗大穗重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水稻 穗重 稻穗空间分布 根系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软胶囊中α-亚麻酸的含量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气相色谱 α-亚麻酸 软胶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核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CP技术易受上样缓冲液、变性的时间及温度、电泳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上样缓冲液、变性的时间及温度、电泳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样缓冲液中不添加甘油、用量为PCR产物体积的1.5~3倍、变性温度98℃、变性时间10~15min、电泳缓冲液为0.5×TBE,常温下恒功率80W(2.67W/cm)电泳2 h左右,单链DNA条带清晰,易于识别。

关键词: 小麦 SSCP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总结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近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江苏薄壳山核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现状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和机理性,在广域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品种小麦的种植试验,并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小麦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LAI和生物量及时替换小麦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小麦产量的估测。通过试验验证,小麦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小麦产量的RMSE为354.18 kg.ha-1,利用小麦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小麦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关键词: 小麦 TM影像 产量形成 估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