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培肥措施对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盐碱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条件下,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设置8 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M)、秸秆还田(S)、化肥(F)、有机肥+秸秆还田(MS),有机肥+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SF)、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MSF),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盐碱化耕地土壤盐碱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MF和MSF处理下pH显著低于CK(P<0.05),其中在 0~10 cm土层,土壤pH值以MF处理最低,较CK低 13.41%;碱化度以MF处理最低,较CK低 35.45%.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有害离子Cl-和Na+含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有机肥与秸秆的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MSF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达到了 12231 kg/hm2,相比CK提高了 58.87%.产量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呈显著负相关.可见,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化肥三者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升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盐碱化耕地改良利用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盐碱化耕地 有机肥 秸秆还田 化肥 土壤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用甜菜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现有国内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和国外引进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679份国内外甜菜种质资源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描述型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5876~1.4250之间。3个数值型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33.96%~50.33%之间,其中块根产量和蔗糖含量极差最大的材料均来自中国内蒙古,块根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材料来自荷兰安地公司,蔗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材料来自法国。在产糖量方面,变异系数最高和极差最大的是英国莱恩公司引进的资源材料。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79份材料可以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主要表现为叶丛斜立,类群Ⅱ有较高的蔗糖含量,类群Ⅲ产糖量最高,类群Ⅳ的经济类型主要表现为低产低糖型。经过种质资源鉴定和综合评价,在679份材料中鉴定出超高糖型材料6份,高糖型材料2份,丰产型材料138份,标准型材料39份,丰产兼高糖型材料1份,标准偏丰产型材料3份,标准偏高糖型材料3份,低产低糖型材料223份。

关键词: 糖用甜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甲氧咪草烟处理对向日葵列当寄生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寄生性杂草,向日葵被其寄生后常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索防治向日葵列当的有效手段,以抗除草剂向日葵品种新世1号为材料,通过根系浇灌除草剂甲氧咪草烟,研究不同浓度甲氧咪草烟对向日葵列当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1:300、1:600和1:1200稀释的甲氧咪草烟处理后,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芽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6.1%、23.3%和8.1%;在培养皿寄生体系中,1:300和1:600稀释的甲氧咪草烟处理后,向日葵根系产生的列当寄生瘤节数量比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83.4%和37.9%,瘤节鲜重分别显著降低了86.3%和56.5%,干重分别显著降低了87.9%和53.1%;营养钵条件下,1:300、1:600和1:1200稀释的甲氧咪草烟处理后,寄生到向日葵植株根系上的列当总数量比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00.0%、90.3%和70.8%,列当鲜重分别显著降低了100.0%、56.2%和36.4%。1:1200处理的列当干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1:300和1:600处理的列当干重分别显著降低了100.0%和45.1%。因此,1:300和1:600稀释的甲氧咪草烟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向日葵列当的寄生,可以与抗除草剂向日葵品种新世1号配合使用,用于防治田间向日葵列当的危害。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寄生能力 除草剂 甲氧咪草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前瘫痪多羔母羊血清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阐明产前瘫痪对多羔母羊血清代谢物的影响,试验将18只临产前多羔母羊分为两组,其中产前瘫痪多羔母羊(n=8)为试验组,健康妊娠多羔母羊(n=10)为对照组,两组母羊颈静脉采血后采用非靶向代谢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其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并利用metaX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定量和筛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代谢物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19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05种差异代谢物在试验组中显著上调(P<0.05),包括1种乙酰乙酸、22种酰基肉碱等代谢物;92种差异代谢物在试验组中显著下调(P<0.05),包括39种溶血磷脂酰胆碱、9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4种溶血磷脂酰肌醇等代谢物。对197种差异代谢物的KEGG富集分析获得39个信号通路,并归属于七大类别,分别为细胞过程、药物开发、环境信息处理、人类疾病、新陈代谢、生物系统和遗传信息处理,主要包括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信号通路。说明产前瘫痪多羔母羊血清中脂类、磷脂类、酸类等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变化,并涉及多种脂质与脂类分子、氨基酸、消化系统等代谢通路。

关键词: 多羔母羊 产前瘫痪 差异代谢物 脂质代谢 氨基酸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舔砖产品的成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舔砖是将反刍动物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经科学合理配方加工而成的一种块状饲料,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免疫能力、干物质采食量、饲料消化率和繁殖性能等生物活性功能.目前,舔砖已经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以改善反刍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文章综述了舔砖的种类成分、原料配方、加工工艺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舔砖产品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舔砖产品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下耕作方式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连续 4 年耕作定位试验,2020 和 2021 年测定土壤相关指标,明确秸秆还田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耕作定位试验设置 7 个处理,分别为深翻秸秆还田(DTS)、深松浅翻秸秆还田(DSS)、深松秸秆还田(STS)、重耙秸秆还田(SH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浅翻秸秆不还田(CK).玉米成熟期采集 0-60 cm 土层样品,用不同浓度(0.333、0.167 和0.033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活性有机碳(R333)、中活性有机碳(R167)、高活性有机碳(R33)的含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1)与CK相比,DSS、DTS、NTS、RTS、STS处理 0-10 cm土层R333 含量显著提高 9.0%—63.7%,DSS处理最高,DTS、NTS次之;10-60 cm土层,DTS、DSS、NTS处理R333 分别显著提高 30.8%—134.5%、14.1%—97.8%、18.9%—63.0%(P<0.05).(2)与CK相比,秸秆还田下各耕作方式 0-10 cm土层 R167 含量显著提高(P<0.05),DSS处理的 R167 最高,提高了 37.3%—101.0%;10-60 cm土层 DTS处理的 R167 含量最高,显著提高了 44.8%—72.9%,整体呈现 DTS>DSS>NTS处理.(3)与 CK相比,0-10 cm土层,DSS 处理 R33 含量显著提高 13.8%—55.6%(P<0.05);在 10-20 cm土层,DTS、DSS、STS、RTS、NTS处理 R33显著提高 3.6%—29.3%(P<0.05),DTS最高,DSS次之;在 20-60 cm土层,DTS、DSS、STS处理R33 显著提高 68.1%—20.0%(P<0.05).(4)与 CK 相比,秸秆还田下各处理 0-10 cm 土层惰性有机碳(IOC)显著提高 4.7%—21.8%(P<0.05),在 0-20 cm土层DSS处理的IOC含量最高,相比CK显著提高了 14.0%—29.0%;20-60 cm土层,DTS、DSS处理的IOC含量相比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 5.3%—156.6%、4.2%—138.8%(P<0.05).(5)与CK相比,DTS处理0-20 cm 土层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显著提高 7.7%—44.8%和 7.7%—45.0%(P<0.05);DTS、DSS、STS、RTS处理各土层碳库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DTS、DSS、NTS 处理 0-60 cm 土层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 21.9%—140.9%、4.9%—103.7%、13.3%—62.0%(P<0.05).(6)在 0-60 cm 土层,R333、R167、R33、IOC 含量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库活度指数、容重、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含量提高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团聚体稳定性;IOC 与作物产量、干物质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黑土区采用深翻秸秆还田(DTS)和深松浅翻秸秆还田(DDS)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有效改善农田有机碳库.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黑土 活性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玉米产量 大兴安岭南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合成相关ERF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筛选可能参与调控马铃薯块茎花青素合成的StERFs基因,为开展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相关StERFs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进化关系、蛋白质二级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蛋白互作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采用RT-qPCR方法对不同颜色马铃薯薯肉中StERFs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基于不同颜色马铃薯块茎的转录组表达谱,获得 7 个差异表达ERF转录因子.7 个StERFs属于亲水性蛋白,均预测定位于细胞核.Motif 1(RWLG)和Motif 2(YRG)是 7 个StERFs中共同的保守基序,属于AP2 的结构域特征序列.StERFs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响应激素作用元件,以及响应防御与胁迫、低温和光照等的顺式作用元件.7 个StERFs在紫色薯肉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黄色薯肉,其中StERF72 和StERF110 与已知的花青素相关ERFs(IbERF71 和PyERF3)亲缘关系较近,且 7 个StERFs与 56 个转录因子存在蛋白互作关系.[结论]7 个StERFs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马铃薯块茎中花青素的合成,其中StERF72和StERF110可作为候选基因进一步验证其功能.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青素 ERF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苜蓿开食料对15~54日龄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苜蓿开食料对15~54 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发育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重(4.22±0.35)kg第二胎次湖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各组分别饲喂含有10%、20%和30%苜蓿的开食料.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54日龄时,30%苜蓿组羔羊体重高于其他组(P>0.05).45~49日龄时,20%苜蓿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低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10%苜蓿组肠道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0%和30%苜蓿组磷酸激酶(CK)活性显著低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20%苜蓿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30%苜蓿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含有10%和20%苜蓿的开食料能够提高羔羊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十二指肠发育,建议15~54 日龄羔羊开食料中苜蓿含量不超过20%.

关键词: 苜蓿 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十二指肠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对钾肥品种和施用时期的响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和施钾时期对旱地和水浇地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和硝酸钾(KNO3)3种钾肥品种,分别在种前基施、分次施用(50%播前基施+50%花期追施)和全部花期追施,并设不施钾肥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对照相比,在内蒙古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旱地和水浇地的马铃薯块茎产量,且KNO3播前基施或分次施用块茎产量最高,但在甘肃试验上只有播前基施KCl显著提高了块茎产量。与不施用钾肥的对照相比,施用钾肥还增加了马铃薯对钾的吸收,改善了块茎品质。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旱地和水浇地上,不同钾肥品种对马铃薯产量、钾素吸收量、商品薯率、单薯重和淀粉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影响还原糖含量,旱地条件下施用KCl和水浇地下施用KNO3的还原糖含量比施用K2SO4低。钾肥施肥时期显著影响旱地和水浇地马铃薯块茎产量和钾素吸收量,钾肥播前基施比全部花期追施块茎产量高,钾素吸收量大,与分次施用相当。施用KCl的农学效率(AEK)高于或相当于施用K2SO4,播前基施钾肥的AEK比分次施肥和全部花期追施高。综上所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对施用KCl的响应优于或相当于K2SO4和KNO3,在试验区马铃薯生产中推荐播前基施KCl。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品种 施钾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酶制剂是广泛应用于家禽、猪和反刍动物饲粮配方中的一类饲料添加剂,可以消除饲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促进饲粮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酶制剂可以促进反刍动物生长与瘤胃发酵,改善胃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未来酶制剂仍是反刍动物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文章对酶制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对饲粮的影响以及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酶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酶制剂 反刍动物 粗饲料 纤维素 饲料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