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大豆转录因子基因GmDof3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Dof (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大豆Dof转录因子与非生物胁迫的关系,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大豆中Dof转录因子基因GmDof3.GmDof3编码含有48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2.91 kD,等电点为8.11.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一个典型Dof结合域,定位于细胞核中且含有大量磷酸化位点.进化分析表明大豆GmDof3蛋白与木豆CcDof3蛋白的同源性最高.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GmDof3启动子序列中含多种逆境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高盐、干旱、低温和高温均可诱导GmDof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Dof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Dof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提取菲汀后的玉米浸泡水发酵生产谷氨酸

中国调味品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浸泡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植酸、脂多糖及其他成分,经济价值较高,一般将玉米浸泡水浓缩成玉米浆作为蛋白饲料或发酵原料.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普遍使用玉米浆作为培养基原料,利用提取菲汀后的玉米浸泡水代替玉米浆发酵生产谷氨酸,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证明去菲汀玉米浸泡水代替玉米浆作为谷氨酸发酵原料不会对原有发酵水平产生影响.该工艺不仅提高了玉米浸泡水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玉米浸泡水 菲汀 发酵 谷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及致病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指导黑龙江省某奶牛养殖场中奶牛乳房炎确诊病例临床用药,减少隐性感染病例的出现,试验通过乳样病原菌的分离、生长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致病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种病原菌,经生长特性、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对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大观霉素、青霉素G、头孢唑啉、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蜡样芽孢杆菌对新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4株分离菌均具有较强致病性.说明试验分离得到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这4种病原菌均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蜡样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体重和血液生化、激素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初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体重和血液生化、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4头荷斯坦初生公犊,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为2组,即阉牛组(初生去势)和公牛组(未去势),每组17头,分别在试验第1,120,150,180,210,240,260,400,450天测量体重,在试验第120,260,400天测定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两组公犊饲养条件及日粮水平完全相同,试验期为450 d,其中肥育期为330 d.结果 表明:试验期第120~260天,公牛组公犊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或P<0.01);试验期第1~120天,公牛组公犊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其他试验期两组公犊体重、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期第12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总蛋白、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公牛组(P<0.05);在试验期第260天,与公牛组相比,阉牛组公犊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期第400天,阉牛组公犊血清中尿素氮、三酰甘油、皮质激素、胰岛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组(P<0.05或P<0.01),而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公牛组(P<0.01).说明初生结扎去势可降低荷斯坦公犊早期体重和日增重,同时初生去势处理可改变荷斯坦公犊血清中的激素含量,降低体内睾酮含量和育肥前期生长激素水平,而在育肥后期阉牛组血清中皮质激素、胰岛素、尿素氮及三酰甘油含量均高于公牛组.

关键词: 初生去势 荷斯坦公犊 育肥 日增重 血液生化指标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废水沼气工程最适运行温度模拟分析

中国沼气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利用猪粪水半连续厌氧发酵实验数据和黑龙江省近五年的逐日气温,计算了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在14℃~35℃,有机负荷为3 gVS·L-1d-1,水力停留时间为15天的条件下,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均为20.6℃,此时产能与耗能的比值为1.17.根据黑龙江省历史日平均最低温度计算了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的保温层厚度,并在黑龙江省进行了沼气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当保温材料PS厚度为86 mm厚时,沼气工程的日最大温降小于0.5℃,池容产气率大于0.5 m3·d-1L-1.该文可为寒区沼气工程节能增效提供计算方法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最适运行温度 沼气工程 生猪养殖废水 保温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源反演方法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表河流 示踪剂实验 一维水质模型 污染源反演 改进遗传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种植密度对5个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燕麦种植的最适养分施用量及最佳种植密度,提高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品质,为燕麦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择5个燕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燕麦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5种燕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增加,ADF和NDF含量均降低;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降低,ADF和NDF含量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00万株/hm~2,施肥量为375kg/hm~2时,白燕2号燕麦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燕麦株高为101.3cm,干草产量为13625.9kg/hm~2,粗蛋白质含量为10.3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2.6%.

关键词: 施肥 密度 燕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硫酸小檗碱微球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选取10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2%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和2%硫酸小檗碱水溶液,在不同时间点颈静脉采血,经前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检测.通过DAS2.1.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硫酸小檗碱微球组达峰时间Tmax为8 h,消除半衰期T1/2Z为5.22 h,达峰浓度Cmax为0.31μg/mL,清除率CLz/F为0.46 L/(kg·h);而硫酸小檗碱水溶液组达峰时间Tmax为1 h,消除半衰期T1/2Z为2.35 h,达峰浓度Cmax为0.28μg/mL,清除率CLz/F为2.21 L/(kg·h).结果表明,硫酸小檗碱微球制剂与硫酸小檗碱水溶液相比具有更迟的达峰时间(P<0.05),更长的消除半衰期(P<0.05),在体内可起到缓释的效果.

关键词: 硫酸小檗碱 微球 药代动力学 缓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研究进展及防控手段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干腐病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收获后真菌病害,在我国各马铃薯产区内广泛发生,导致马铃薯块茎的商品薯率大幅下降,对马铃薯的产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针对马铃薯干腐病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种类以及综合防控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病害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干腐病 镰刀菌 研究进展 防控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日粮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80只1日龄Arbor Acres(AA)肉公雏,1~21日龄统一饲喂同种正常添加无机硒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含硒0.47 mg/kg),于22日龄从中选取体重接近的336只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不添加硒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含硒0.015 mg/kg)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和0.50 mg/kg硒(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42日龄肉仔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腿肌剪切力和胸肌肉色L值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添加0.50 mg/kg硒处理组肉鸡的腿肌剪切力最低,添加0.20和0.50 mg/kg硒处理组肉鸡的胸肌肉色L值最低,但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与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状均无显著影响,但日粮中添加0.50 mg/kg硒降低了腿肌剪切力和胸肌L值,对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