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531条记录
枸杞园间作绿肥作物栽培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以毛苕子和箭筈豌豆2种绿肥作物的播量和绿肥专用肥用量为因素,通过采用L8(27)正交实验方案设8个处理进行绿肥与枸杞间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不同绿肥作物种类在株高上具有明显差异外,同一绿肥作物及其不同播量、以及施用绿肥专用肥与否对绿肥作物鲜草产量、株高、根瘤菌生长情况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建议生产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栽培;播量以箭筈豌豆8 kg/667m2、毛苕子5 kg/667 m2为宜;栽培中无需施用专用肥。

关键词: 绿肥作物 播量 专用肥 枸杞园间作

中国沙棘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了解中国沙棘雌雄株染色体核型特征,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ubsp.sinesis)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第4、5、7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第1、39、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雌雄株均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均属于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2种,染色体核型公式同为:2n=24=14M+10m;染色体核型属于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在进化上属于较原始种类。

关键词: 中国沙棘 雌雄株 染色体核型 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青海省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低温糊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糊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马铃薯淀粉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1∶18,糊化温度55℃,40%的NaOH添加量1.0ml,糊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淀粉糊黏稠、透明、糊化度达到96%。各单因素中,糊化温度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最大,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g∶g)、NaOH添加量次之,糊化时间对糊化度的影响最小,糊化温度和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是影响马铃薯淀粉糊化度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淀粉糊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糊化工艺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果梨优良株系的选择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制定冬果梨石细胞含量及相应肉质粗细标准的基础上,采用访问、实地调查核实、性状稳定性观测等方式,通过优株初选、复选和决选的选优过程,筛选出果实性状明显好于其它单株,综合品质达到上等,石细胞含量在0.59以下,肉质较细的优良单株1株。

关键词: 冬果梨 优株 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4种灌木的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霸王、银水牛果、小果白刺和中国沙棘4种灌木的嫩茎叶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灌木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含量都大于粗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指标(15%),粗纤维含量远低于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指标(18%),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钙磷比3.73~9.01,其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饲料灌木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灌木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花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测试菌种,对无花果根、茎、叶中分离出的87株内生真菌进行活菌筛选,结果表明:无花果87株内生真菌中有36株对1种或多种指示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有18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的有11株,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的有7株;活性菌株抗菌活性多以中等活性为主,高活性和低活性的菌株较少。从36株有活性的菌株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0株菌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关键词: 无花果 内生真菌 活性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青海青稞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青稞是青海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讨青海主要栽培青稞品种在细胞水平上的分类,为青稞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普通压片法对青海省主要栽培的4种青稞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青3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2m+2msat,北青6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sat,肚里黄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2m+2msat,昆仑12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msat。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1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核型上存在一定分化,这可能是由不同的遗传背景造成的。

关键词: 青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大型蒲公英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巨大型蒲公英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蒲公英中提取绿原酸,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中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质量分数等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7,乙醇质量分数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h。

关键词: 蒲公英 绿原酸 提取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黑小麦麸皮粉与黑小麦面粉混合粉加工品质特性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黑小麦麸皮利用价值,将其超微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黑小麦面粉中,研究其加工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添加麸皮后混合粉热糊稳定性良好,回生速度较慢,膨胀特性降低;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弱化度提高,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降低;按全粉比例添加超微黑小麦麸皮粉混合粉制作饼干脆性优于添加20%超微黑小麦麸皮粉制作饼干,但其硬度较大,韧性较差。黑小麦麸皮混合粉制作饼干脆性、硬度和韧性均与其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脆性与弱化度呈显著正相关;饼干脆度与其硬度和韧性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硬度与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添加超微黑小麦麸皮粉后混合粉较适宜加工高膳食纤维饼干等酥脆类食品。

关键词: 黑小麦 小麦麸皮 超微粉碎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气候变化及沙漠演化研究

中国沙漠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三道沟剖面进行沉积学分析,结合常规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将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的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15ka以前,处于末次冰期极盛期的后期,冬季风活动强烈,气候干冷、风蚀强烈,沙漠处于活化扩张阶段;15~6.33kaBP,气候逐渐回暖,风力减弱,但沙丘仍处于活化状态,期间可能有气候的暖湿波动;6.33~3.5kaBP,夏季风活动较强,冬季风活动较弱,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沙丘固定、沙漠退缩,其中又存在一些干冷波动,5kaBP前后气候曾发生突变;3.5kaBP以来,冬季风活动又逐渐增强,夏季风活动减弱,气候寒冷干燥,风沙活动增强。

关键词: 15ka以来 毛乌素沙地 气候变化 沙漠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