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531条记录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概况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其基本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植物 新品种 保护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别对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进行3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密度组合与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小区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施肥、密度对马铃薯光合速率的影响为钾肥>氮肥>磷肥>密度;对马铃薯小区产量的影响为钾肥>磷肥>氮肥>密度;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与小区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过低、过高的氮肥、磷肥、钾肥均施用量均可以抑制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随着马铃薯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并且降低速率不断加快。氮和磷、氮和密度、钾和密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正互作。氮和磷、氮和钾、磷和钾配合施用对块茎产量的影响为正互作。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纯N 172.5 kg.hm-2,P2O5112.125 kg.hm-2,K2O 90 kg.hm-2,密度6万.hm-2。马铃薯块茎最高理论产量时的最优组合为纯N 172.5 kg.hm-2,P2O5112.125 kg.hm-2,K2O 67.5 kg.hm-2,密度6万.hm-2。

关键词: 肥料 施用量 密度 光合速率 块茎产量 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胚状体成苗效率,缩短DH群体构建的时间。【方法】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5964个子叶形胚状体为材料,研究了胚状体长度、培养基分装方式、琼脂质量浓度、低温处理时间与胚状体成苗的关系。【结果】胚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影响其形态发育;长度为3~4mm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达到60.1%;分装方式Ⅲ,即分装20min后封口,培养基凝固后表面没有积水的培养基出苗最好,成苗率达到65.2%;随琼脂质量浓度的增加,胚状体成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琼脂质量浓度为12g/L时的成苗率最高,达到61.3%;4℃低温处理14d可使胚状体一次成苗率提高到65.5%。【结论】缺氧和低温处理影响胚状体的形态发育;胚状体发育程度影响成苗率;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成苗;琼脂质量浓度通过影响培养基中可利用水的分配、培养瓶内湿度以及乙烯浓度影响小孢子胚成苗率;低温可能通过影响胚状体内源激素水平起到提高成苗率的作用。

关键词: 春性甘蓝性油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成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及放置方式对蚕豆不定芽诱导效果和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蚕豆幼胚、未成熟子叶、成熟子叶、成熟子叶节为材料,通过诱导不定芽→分成单个小植株→诱导生根这一过程检测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所试4种外植体中,以成熟子叶节芽诱导频率最高,可达95%;不同外植体所需要的适宜培养基不同;不同基因型对蚕豆子叶节诱导芽效果差异很大;子叶节垂直半埋于培养基比平置于培养基时,其芽诱导效率高,且不定芽在IBA浓度为12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长成完整小植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蚕豆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试验程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春蚕豆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大黄轮纹病的室内试验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病害发生消长规律,选用7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溶菌灵、施美特、双效灵和多菌灵抑菌效果好,均达到90%以上;其次为烯酰吗啉·锰锌,抑菌效果高于63%;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差,低于60%。选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选择最佳防治时期进行防治可有效地控制大黄轮纹病,提高大黄的质量和品质。

关键词: 大黄轮纹病 消长规律 抑菌效果 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性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及杂交种纯度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好的引物,构建了14份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青杂2号、青杂5号共显性SSR标记,检测了青杂2号、青杂5号大田抽样F1群体L15、L41的纯度。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检测方法比大田检测更快更准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SSR 指纹图谱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化线辣椒种植密度试验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循环露地线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循化线辣椒露地种植每穴最适宜定植的株数为8~12株,株行距为40cm×40cm,采取起垄覆膜,垄高为25cm。

关键词: 线辣椒 种植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环丙唑醇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以有效成分含量为108 g/hm2用量处理时,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96.34%,与对照药剂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剂量对小麦均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不同剂量间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72~90 g a.i./hm2较为合理。

关键词: 环丙唑醇 悬浮剂 小麦条锈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渣脱水技术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马铃薯渣的水分含量为91.42%,添加不同的脱水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L1(6215)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渣脱水最佳生产工艺,即含水量为88.91%(见正交试验结果)的马铃薯渣中添加氧化钙1.77%,氢氧化钠0.035%,氯化钠0.88%。马铃薯渣由糊状形成分散的固体颗粒所需时间最短,并可提高马铃薯渣的贮藏期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脱水技术 生产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因素变化对箭筈豌豆和毛苕子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播量、施肥情况和播种方式3个因素对箭筈豌豆和毛苕子生长的影响。[方法]以2种作物的植株密度、株高、分枝数及鲜草产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这3个因素对箭筈豌豆和毛苕子生长的影响。[结果]播量对2种作物的植株密度均有显著性影响,对鲜草产量影响不大,而对株高和分枝数无显著影响;施肥种类对2种作物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混播对2种作物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各种因素对2种作物生长影响效果不一致,从鲜草产量和降低成本方面考虑,箭筈豌豆是优选种。

关键词: 箭筈豌豆 毛苕子 播量 施肥 播种方式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