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家杂交猪F_1代群体8个繁殖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和分析了野猪与大白猪杂交后F1代群体内8个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群体遗传情况,以期为猪的杂交育种以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法对248头杂交猪(大白♀×野猪♂)的ESR、FSHβ、GPX5、FUT1、PRLR、NCOA1、OPN和RBP4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了检测,并计算了每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大白猪群体内引入野猪血统后,F1代的ESR、FSHβ和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FUT1和GPX5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与现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NCOA1和OPN的优势基因频率都高于已检测的杂交品种,只有RBP4基因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野猪与家猪杂交育种工作中,要选择ESR、FSHβ和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母本群体。


叶龄诊断施肥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 2009
摘要: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等来确定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且根据叶龄进展及叶片长势来判断水稻生育进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掌握此项技术,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产量可达8 540.9㎏/hm2,比纯N为70.0、93.4、140.1 kg/hm2的处理分别增产8.2%、4.4%、3.5%;叶龄诊断法比常规施肥法增产4.0%;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叶龄诊断法产量最高达到8 717.3 kg/hm2。


奶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于奶牛体外胚胎生产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奶牛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运送时间对奶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并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对奶牛卵母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卵巢在37-42℃运输后的成熟率(11.3%)明显低于20-30℃、30-37℃的成熟率(79.3%,85.1%),20~30℃、30~37℃组间差异不显著;运送时间6 h后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3.2%)明显低于4 h内、4-6 h的成熟率(85.6%,77.8%),4 h内、4~6 h差异不显著;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的卵裂率(72.41%,68.18%)、8细胞率(45.24%,47.22%)、囊胚率(25.60%,18.89%)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卵巢在30℃左右4 h内运回实验室最适宜,而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行间覆膜栽培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以高光效大豆品种黑农40为材料,进行了行间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对行间覆膜栽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间覆膜并没有改变土壤根际微生物主要的三大类群种类的变化,仍是细菌总量最高,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覆膜比不覆膜增加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增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R1、R2、R1时期,总数量高峰出现在V2期;覆膜比不覆膜增加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含量,覆膜栽培大豆各生育时期速率N、速效P、速效K的含量高于不覆膜(CK)。因此,行间覆膜栽培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之一,是提高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碳的含量,促进了土壤养分转化,促进了大豆生长发育,提高了大豆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导致提高了产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测定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与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稻瘟灵线性范围为0.0025~0.250 0μg.mL-1,其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2=0.9996,y=57194.44x-71.82。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8%~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4.35%~5.91%。方法的最低检出限0.005 mg.kg-1。


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须苞石竹(Dianthusbarbatus)的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茎节、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茎节和叶片为外植体,有利于须苞石竹的快速繁殖;初代培养时,在MS+6-BA1mg/L+NAA0.4mg/L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继代培养时,在MS+6-BA1mg/L+NAA0.05mg/L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且明显高于其它配方;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NAA。


北景天彩变花坪研究初报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景天为植物材料建造植被花坪,1a中有红、黄、绿和红绿相间4种靓丽色彩变化并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作用。现从植物学和生物学方面探讨北景天及彩变花坪抗逆性和稳定性,提出北方寒冷地区园林绿化美化新型坪类,改变草坪色彩单调,盛夏季节失绿枯黄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