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柠条对牛的饲用价值研究
《黄牛杂志 》 2005
摘要:柠条在北方旱区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等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在北方旱区已经大面积种植。柠条———作为耐牧植物,是夏秋季牛、羊等草食畜的良好饲料。本试验对柠条在冬春季节的饲料化开发利用上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柠条无叶期枝条,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其代谢能(ME)为6.559MJ/kg.干物质);可消化总养分(TDN)达43.63%;泌乳净能(NEL)为3.265MJ/kg.干物质;每千克干物质中含奶牛能量单位(NND)为1.035。研究表明,柠条在饲料化开发利用方面前景广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银叶病叶片的光合生理与解剖学特征
《植物病理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C I-31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西葫芦银叶病叶片的光合生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葫芦感染银叶病后,其一日内不同时段的光合速率(Pn)都较正常叶明显下降,轻病叶下降幅度为5.6%~30.2%,重病叶下降幅度为21.7%~52.5%,并且不同处理Pn的最高峰期也不尽一致,正常叶的最高峰期为10点钟,轻病和重病叶的最高峰期均为8点钟。西葫芦轻、重银叶病病叶的气孔限制值(Ls)均较正常叶减少,轻病叶减少幅度为5.3%~23.5%,重病叶减少幅度为22.0%~58.8%。轻、重病叶和正常叶之间的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差异不明显,蒸腾速率(Tr)的变化无规律性。经测定,西葫芦轻、重病叶的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量都较正常叶减少,轻病叶叶绿素总量减少9.97%,重病叶叶绿素总量减少18.21%。西葫芦重病叶的鲜、干重较正常叶减少,而轻病叶的鲜、干重较正常叶增加。对西葫芦银叶病叶片的解剖学特征观察发现,正常叶上表皮细胞为扁平状,致密排列;而病叶上表皮细胞则变为球状,疏松排列,并且上表皮与栅栏细胞之间出现轻微的间隙。病叶上表皮厚度占叶片厚度的比例明显增加,栅栏组织厚度占叶片厚度的比例略有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三种粒重遗传分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摘要: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三个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粒重的遗传同时受基因加性、非加性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千粒重、株粒重、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63%和45%,前两个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后一性状基因加性、显性效应相当;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