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膜下滴灌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优质高产西瓜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适宜比例,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氮肥减施30%(N1PKM)、50%(N2PKM)和70%(N3PKM)配施、单施化肥(NPK),研究了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西瓜不同生育时期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与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有效促进了西瓜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积累;在伸蔓期,N1PKM处理西瓜的叶绿素、主蔓长、茎粗和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NPK处理相比,其叶绿素、主蔓长、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6.15%、13%、21.7%和52%;开花坐果期和成熟期N3PKM处理,西瓜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氮素积累与NPK处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与NPK处理相比,西瓜叶绿素含量、主蔓长、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3.38%、2%、7.3%和10.14%,西瓜产量、含糖量、硝酸盐含量和还原性Vc分别提高了5.51%、2.7%、16.86%和10.42%,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66.56%和18.54%。综合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在河西绿洲灌区,保护地膜下滴灌高产优质西瓜在有机肥施用9 000 kg·hm-2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为氮肥减施30%(施用量约175 kg·hm-2)与有机肥配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以番茄品种粉禧1号为指示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腐熟牛粪、河沙、蛭石、珍珠岩、凹凸棒石粉按体积比7.0∶0∶1.5∶0.5∶0.5∶0.5、3.5∶3.5∶0∶1.0∶1.0∶1.0、3.5∶3.5∶1.0∶0.5∶0.5∶1.0混配的栽培基质为好,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4 833、29 249、28 458 kg/hm2,且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单株结果重、商品性等性状均较优。可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蔬菜基质栽培中应用。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栽培基质配方 筛选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0只初始体重为(30.21±1.42) kg的9月龄欧拉型藏羊(Oura-type Tibetan sheep, OTTS)(高原型)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只羊每天分别补饲0、0.1、0.2和0.3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195 d,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OTTS的屠宰性能(P <0.05);提高了其头、皮+毛、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大肠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 0.05),降低了胃、小肠、胃肠道及其内容物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 0.05);提高了胃内容物占总胃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及大肠内容物占整个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P> 0.05);降低了肠道占体长的倍数;提高了胃的容积(P> 0.05)。初步说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提高OTTS屠宰性能,刺激器官发育,改变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布。本研究为高海拔地区发展藏羊产业、改善藏羊器官发育和调控其胃肠道内容物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欧拉型藏羊 冷季 生产性能 组织器官 胃肠道 胃内容物 肠道内容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果树日光温室设计与生产管控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 》 2021
摘要: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照资源丰富,适于瓜果糖分积累,但存在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晚间气温较低等问题.针对目前日光温室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团队设计了一种果树专用型日光温室,在进行温室结构优化的同时,对栽培茬口、轻简化栽培和环境调控技术进行研究,有利于进行日光温室果树反季节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炭疽病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由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引起的马铃薯炭疽病在甘肃省马铃薯产区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选用8种杀菌剂开展了马铃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炭疽病菌毒力最强,EC50为0.008 2μg/mL;其次为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C50分别为0.033 3μg/mL、0.074 9μg/mL、0.079 4μg/mL和0.822 9μg/mL。表明寡雄腐霉、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马铃薯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理论上可用于马铃薯炭疽病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是以陇谷4号为母本、晋谷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陇谷16号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 855.9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增产6.66%。在2017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中,陇谷16号平均折合产量为4 072.9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增产8.26%。该品种生育期124 d,株高123.05 cm,茎粗0.99 cm,主茎可见节数13.2节。穗长25.00 cm,穗粗2.46 cm,单株穗重24.03 g。单穗粒重19.61 g,千粒重3.59 g,单株草重22.58 g,出谷率81.60%。黄谷黄米,米质粳性。籽粒水分含量6.74 mg/kg、灰分含量1.5 mg/kg、蛋白质含量12.16 mg/kg(干基)、粗脂肪含量42.1 g/kg(干基)、粗淀粉含量68.08 mg/kg(干基)、赖氨酸含量2.9 g/kg(干基)。高抗黑穗病,抗旱,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白银、定西、平凉、天水和庆阳等海拔1 900 m以下谷子产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种油菜-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马铃薯不同轮作系统复种饲用油菜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2017年在长期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选取4个处理,即马铃薯连作(CK)、马铃薯-小麦复种油菜-马铃薯(WPRP)、马铃薯-豌豆复种油菜-马铃薯(PPRP)、小麦-豌豆复种油菜-马铃薯(WPPR),研究不同复种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到收获期,CK 16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和播前无差异,而WPRP、PPRP、WPPR 0~200 cm土壤各层含水量均大于播前,其中,块茎增长期到淀粉积累期,各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提高了43.02%、38.58%、24.63%,淀粉积累期到收获期,分别提高36.47%、33.63%和21.43%; 120~200 cm土壤各层含水量表现为:WPRP>PPRP>WPPR>CK。WPRP、PPRP、WPPR耗水深度和贮水量均大于CK,其中,块茎增长期到淀粉积累期,耗水深度较CK分别增加42.86%、42.86%、42.86%,土壤贮水量较CK分别增加10.36%、12.91%和8.49%;淀粉积累期到收获期,耗水深度较CK分别增加了25.00%、12.50%、12.50%,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了12.56%、6.78%和2.95%,且WPRP贮水量较CK显著提高12.56%。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WPRP耗水量较CK分别减少了16.2%、25.2%和5.1%。WPRP、PPRP、WPPR较CK产量分别增加33.51%、40.05%、14.47%,WUE分别提高54.83%、52.32%、19.78%。综上,马铃薯轮作系统复种油菜增加了降雨入渗深度、土壤贮水量和耗水深度,降低了阶段性耗水量,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WUE。且马铃薯-小麦复种油菜-马铃薯为该地区较佳的轮作模式。
关键词: 马铃薯 复种-轮作模式 饲用油菜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