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8%棉隆颗粒剂土壤处理对甘肃陇南低海拔川道区小麦田有害生物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201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选用土壤熏蒸剂棉隆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小麦全蚀病、地下害虫和田间杂草。结果表明,98%棉隆颗粒剂75~450 kg/hm2处理对麦田地下害虫的防效达到100%,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64.71%~100%,对小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为75.24%~89.81%,小麦增产幅度为4.44%~15.31%。综合投资效益并结合小麦产值比,建议选用75~225 kg/hm2施用量,可达到较好的控害、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对鲜切娃娃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21
摘要:为改善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鲜切后的贮藏品质,以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为试材,分别使用0.5 mmol/L水杨酸、0.1%溶菌酶和6 mg/L二氧化氯3种保鲜剂和蒸馏水浸泡鲜切娃娃菜,通过测定鲜切娃娃菜的色差值、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对鲜切娃娃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溶菌酶、0.5 mmol/L水杨酸和6 mg/L二氧化氯均可有效保持鲜切娃娃菜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娃娃菜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活性。从总体效果来看,0.1%溶菌酶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鲜切娃娃菜叶绿素、抗坏血酸(VC)、总黄酮、总酚的消耗,使POD活性增加、PPO活性降低。
关键词: 鲜切娃娃菜 溶菌酶 水杨酸 二氧化氯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弱光胁迫下黄瓜幼果内源激素的变化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为探索弱光胁迫对黄瓜幼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2个坐果率不同的黄瓜高代自交系R103和Y1203为材料,经弱光胁迫对坐果期黄瓜幼果内源IAA、GA3、ABA、ZT含量及IAA、GA3、ZT与ABA的比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2份材料在开花当天IAA、GA3、ABA含量及激素间的比值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 d ABA含量均低于对照,GA3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与之相反。IAA含量开花后6 d均显著低于对照,开花后2~6 d ZT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则高于对照。GA3/ABA和ZT/ABA比值在开花当天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6 d均较对照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开花后4 d均高于对照。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在弱光胁迫下幼果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应激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百合渣对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
《畜牧兽医杂志 》 2021
摘要:本试验采用不同添加比例的百合渣替代部分玉米,以确定百合渣在三黄肉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择240只25日龄雌性健康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用百合渣分别替代饲粮中0(对照组)、5.00%(试验Ⅰ组)、10.00%(试验Ⅱ组)、15.00%(试验Ⅲ组)的玉米.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42d,试验结束后测定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35日龄时的各组三黄肉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77日龄时的试验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平均日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Ⅱ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高4.41g和4.10g,料重比最低为试验Ⅲ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冻藏环境下不同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品质变化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21
摘要:为了解不同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为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香玲"、"元林"、"辽核七号"和"晋龙二号"5个品种核桃为试材,就-6℃冻藏对各品种去青皮鲜核桃感官品质、油脂酸败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冻藏条件可适用于不同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冻藏8个月后,5个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发霉指数均在0.1以下,核仁风味评分均在70分以上,能够有效抑制核仁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的上升,减缓碘值、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VE含量的下降,保持较好的核仁品质。冻藏8个月,各品种核仁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清香">"香玲">"元林">"辽核七号">"晋龙二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亏缺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 (灌水量4800 m3 hm-2)和亏缺灌溉W2 (灌水量2400 m3 hm-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75%化肥+25%有机肥(M1)、50%化肥+50%有机肥(M2)、25%化肥+75%有机肥(M3) 5个处理,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水分亏缺下合理利用有机肥、减少化肥投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亏缺灌溉下棉花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棉产量均低于充分灌溉,但灌溉水生产力(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IWP)和胞间CO2浓度(Ci)高于充分灌溉.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盛蕾期后棉花LAI,提高棉花各生育期Pn和Gs,增加棉花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并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转运,提高籽棉产量和IWP,能在盛铃期和吐絮期提高土壤耕层含水量.充分灌溉下,各有机肥配施处理间棉花LAI、Pn和籽棉产量均表现为M1>M2>M3,其中M1籽棉产量2年平均分别较CF、CK提高了6.9%和62.1%;亏缺灌溉下,各有机肥配施处理间棉花LAI、Pn和籽棉产量表现为M2>M1>M3,其中M2籽棉产量2年平均分别较CF、CK提高了19.9%和79.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水分亏缺下有利于籽棉增产,缓解水分亏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M2(50%化肥+50%有机肥)为最佳施肥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参谋 》 2021
摘要: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油菜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在栽培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不注重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长时间使用同一个油菜品种重茬种植,使得病虫害发生率大大增加,难以提升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推动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积极筛选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保证辖区范围内油菜品种的多样性,调整传统的种植业结构,更好地推动油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次研究在分析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的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油菜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本次研究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肥效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以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指示品种,在景泰扬黄灌区对3个型号的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对马铃薯的产量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单穴结薯数和单穴薯重,提高大中薯率和商品薯率,减少烂薯,从而提高产量和增加纯收益及产投比。综合分析认为,在马铃薯生产中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景泰扬黄灌区及类似地区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的施用方案为马铃薯生长前期(出苗期至现蕾期)施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Ⅰ型180~225 kg/hm2,中期(初花期至终花期)施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Ⅱ型360~450 kg/hm2,后期(终花期至成熟期)施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Ⅲ型240~300 kg/hm2。
关键词: 马铃薯高效专用水溶肥 马铃薯 肥效试验 扬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