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柿胚胎发生发育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柿品种‘卡迟莎’和涩柿品种‘高安方柿’为材料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胚胎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柿胚珠倒生 ,双珠被 ,薄珠心 ,单孢原细胞 ;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 ,仅合点端的一个具功能作用 ;蓼型胚囊 ,两个助细胞具角状丝状器 ,两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 ,3个反足细胞呈“品”字形排列 ;胚胎发育属于茄型 ,合子约休眠两周后开始分裂 ;胚乳为核型 ,花后 3d开始分裂 ,在球形胚早期开始形成细胞壁 ,在子叶形胚期胚乳组织基本形成。在胚胎发生发育的过程中有胚乳退化 ,合子不分裂等败育现象

关键词: 胚胎发育 胚胎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机制探讨

科技管理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人才强国是战略 ,各行业人才的“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链是落实人才强国的核心策略。人事部门要系统调查、深入研究建立这一新的人事制度体系 ,修筑人才辈出的“多行道”。

关键词: 人才 机制 评价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用桑种质资源初步评价

中国种业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果肉的研究与开发

福建果树 2004

摘要:本文综述了龙眼果肉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以及龙眼果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并介绍了龙眼果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关键词: 龙眼 龙眼果肉 研究 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茎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物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粤香占和木棉占再生体系建立的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以籼稻粤香占和木棉占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愈伤诱导和再分化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2,4-D过滤灭菌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高于高温灭菌,约高20%;DL-丙氨酸不但可以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其质量,促进分化;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铜离子,两个品种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为65%和45%,明显高于添加银离子、甘露醇和山梨醇等的分化率。

关键词: 籼稻 再生体系 2 4-D DL-丙氨酸 Cu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新品种“沁香”

果农之友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早籼超级稻成熟期生理特性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2004

摘要:20 0 2年早季 ,对华南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 3号和胜泰 1号、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培杂 6 7和粤杂 12 2、三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丰优 4 2 8和泗优 998等 6个材料成熟期的产量、干物质、剑叶叶绿素 (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品种 (组合 )间差异。提出了本区早籼超级稻株型育种中成熟期宜掌握的生理指标量值为 :干物质量 184 4 1kg/hm2 ,剑叶叶绿素 (a+b)含量 4 .5 mg/g FW;根系活力 139μg NA/g FW· h;L AI6 .4 ;剑叶净光合速率 10 .7μmol CO2 /m2 · s左右。

关键词: 超级稻 成熟期 生理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穗数型常规水稻粤香占和大穗型杂交水稻粤杂122进行强化栽培(SRI)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插植规格增大,粤香占和粤杂122都表现出生育期延迟,个体分蘖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质量也相应增加的特点.2个品种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有效穗都随着插植规格增大而减少,但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插植规格 茎蘖动态 叶面积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 14 6个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 ,其中 17个单基因系对测试菌株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鉴别力。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对 17个单基因系和 14 6个菌株组成的互作变量矩阵进行了因子提取 ,结果表明其中 9个单基因系为代表的抽提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 80 .4 37% ,初步组建了这 9个单基因系构成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系鉴别寄主。按其对变量方差贡献大小排序 ,它们分别是 :IRBLkp K6 0 (Pi kp)、IRBLi F5(Pi i)、F12 8 1(Pi ta2 )、IRBL9 W (Pi 9(t) )、IRBLsh S (Pi sh (1) )、IRBLz Fu(Pi z)、IRBLkh K3(Pi kh)、IRBL1 CL(Pi 1)、IRBLz5 CA(Pi z5)。用这 9个单基因系可将 14 6个菌株划分为 83个小种 ,将来自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籼稻区的 5 4个菌株划分为 2 6个小种。筛选的 9个单基因系对我国籼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有较强的鉴别力。在抗病性鉴定中 ,基于单基因系的代表菌株选择 ,可考虑应用聚类和变量分析法进行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性 单基因系 近等基因系 鉴别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