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发挥广东茶树品种优势,促进名优茶持续发展

广东茶业 2004

摘要:广东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之一,茶叶发展方兴未艾。据唐陆羽《茶经》载"岭南茶产韶州(今韶关)往往得之,其味甚佳……"可见历史相当悠久。得天独厚的华南气候,适于各类茶树生长,汇集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尤以花香型茶树品种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近代又发现了国内外独有的不含咖啡因的天然茶种。丰富的资源成就了众多的历史名茶,如粤北的乐昌白毛尖、清远笔架茶、粤东的凤凰单丛茶、梅县清凉山茶和鹤山的古劳银针等享誉国内外。近代我省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4

摘要:苦瓜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抗氧化、抑菌等功能特性。综述了苦瓜的保健功能以及其在食品、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苦瓜 保健功能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真空干燥焙制荔枝干、龙眼干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荔枝、龙眼真空干燥时间、真空度、温度等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工艺参数,研制了高质量的荔枝干、龙眼干。

关键词: 荔枝干 龙眼 真空干燥 荔枝干 龙眼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透射法同时快速检测肉骨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中国饲料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热应激剂对高温条件下生长猪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体重约 2 0kg的杜× (长×大 )杂交猪 90头 ,随机分为 5个处理 ,每个处理 3个重复 ,每重复 6头 ,单栏饲养于试验猪舍内。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抗热应激剂的饲粮 ,对照组不含抗热应激剂 ,试验组依次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2 %、蛋氨酸锌 5 30mg/kg、吡啶甲酸铬 2 0 0mg/kg和酸化剂 15 0 0mg/kg ,饲养期 4 9d。试验结果表明 :①含抗热应激剂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 ,而蛋氨酸锌组和吡啶甲酸铬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 ;②从血清生化指标看 ,酸化剂组BUN(P <0 .0 5 )和SOD值 (P <0 .0 1)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而各组的TG和MDA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总之 ,中草药添加剂、蛋氨酸锌、吡啶甲酸铬和酸化剂均能增强生长猪在高温条件下的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 ,进而改善生产性能

关键词: 畜牧学 热应激 抗热应激剂 生产性能 生长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大豆新品种——粤引浙-75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4

摘要: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品种之一,不仅产量高、生育期短、营养丰富、风味好、经济效益高,而且还是养地肥田、生态效果明显的水田菜地轮作作物。菜用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磷、钙、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大量卵磷脂、异黄酮等抗衰老功能因子,可加工成青豆粉、青豆浆、青豆腐、绿豆奶、青面条及各种膨化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良种苗木快繁技术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稗草总体DNA和玉米总体DNA导入水稻受体R122中,获得的D1代变异频率分别高达1.487%和3.81%。对稳定的3个玉米DNA导入系和4个稗草DNA导入系研究表明,与受体R122相比,导入系在株型、株高、生育期、分蘖力、着粒密度、粒形、稃尖颜色、稻瘟病抗性、稻米品质、恢复力和耐储藏性等生物学性状方面发生了广泛的变异。同时讨论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变异频率和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水稻 导入系 生物学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抗稻瘿蚊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作物研究 2004

摘要:稻瘿蚊是我国南方主要水稻害虫之一,以山区为重。综述我国近年穴1998~2004雪在抗稻瘿蚊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新方法研究及水稻抗稻瘿蚊新品种穴系雪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通过探索,已初步建立了抗稻瘿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技术体系,应用这个技术体系,利用源于我国的抗稻瘿蚊水稻资源大秋其的抗稻瘿蚊基因Gm6,培育出抗稻瘿蚊的抗蚊青占、抗蚊18号和抗蚊软占等常规籼稻新品系熏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培矮64S/KG18,培矮64S/KI41,培矮64S/AK7,培矮64S/03W16和1个三系杂交稻组合抗蚊博优。

关键词: 稻瘿蚊 抗稻瘿蚊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养猪 2004

摘要:为研究不同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7kg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性别、窝别分至如下7个处理组:(1)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肠球菌制剂组;(3)1000×10-6肠球菌制剂组;(4)200×10-6乳杆菌制剂组;(5)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6)2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7)10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每处理2个重复(栏),每重复8头猪。测定断奶后两周和试验全期仔猪的生长表现,以及断奶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回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在断奶后两周内,益生菌极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各试验组均值分别较对照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猪日增重的趋势(P=0.0901),其中,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20.6%(P<0.05);在试验全期(7~19kg),益生菌降低仔猪采食量(P<0.05),而对日增重与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2)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P=0.8418)、回肠大肠杆菌(P=0.5039)及乳酸杆菌数量(P=0.1397)均无显著影响。3)益生菌对仔猪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各试验组均值较对照组增加17.7%(P=0.0238),并有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的

关键词: 益生菌 仔猪 生长表现 微生物区系 小肠黏膜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