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HS-SPME-GC-MS方法的不同倍性库尔勒香梨果实风味相关代谢物质的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普通二倍体库尔勒香梨及其自然发生的三倍体为试验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果皮和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及果肉中的初生代谢物质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其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异。对挥发性物质代谢谱的分析显示,与普通库尔勒香梨相比,三倍体库尔勒香梨果皮中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增加33%,但种类减少,主要挥发性物质中醛类总比例从69.74%升高到74.40%;在果肉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种类增加了9种。初生代谢产物对比结果显示,二倍体与三倍体香梨的蔗糖和果糖含量相对稳定,但三倍体中D-(-)-呋喃果糖、D-果糖、D-(-)-果糖和蔗糖的占比分别升高了4.62%、1.59%、1.28%和0.68%;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含量均低于二倍体库尔勒香梨且游离氨基酸减少了4种。因此,三倍体香梨果皮中挥发性物质及初生代谢物质代谢谱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可导致香味品质发生变化。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 多倍体 挥发性物质 初生代谢物质 果实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生物量和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生长及植株不同部分磷吸收的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结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生物炭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抑制作用,但提高植株磷吸收总量;在施氮条件下,生物炭能明显增加玉米的生物量(P<0.05),显著提高茎秆、叶片、籽粒磷吸收总量(P<0.05),明显降低根部磷吸收总量(P<0.05);随着炭施入量的增加,单株磷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生物炭处理能明显提高磷肥利用效率(P<0.05),利用效率变幅为20.73%~24.66%,相对于不施炭增幅达7.99%~30.76%。【结论】生物炭与氮肥、磷肥配施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磷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方式和施磷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播种方式和施磷对新疆冬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播种方式为主区,分条播(D)和匀播(U),设施磷量(P_2O_5)为副区,分0、60、120、180 kg·hm~(-2)(分别用P_0、P_(60)、P_(120)、P_(180)表示)4种水平。结果表明:匀播群体分蘖成穗率较条播群体高15.9%;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消光系数、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光合参数均以匀播下P_(120)最优,是兼顾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最佳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营养价值高、盐碱耐受性强等特性。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能够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为遗传转化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向日葵基因工程育种也成为育种家改良向日葵品质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利用新疆油用向日葵主栽品种‘早矮大头’的下胚轴、子叶及真叶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配比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及不定根,筛选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下胚轴在MS+1.5 mg·L~(-1) IAA+1.0 mg·L~(-1) KT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时间最早且诱导率100%,无褐化,呈现黄绿色疏松状优质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较适培养基为MS+0.01 mg·L~(-1)IAA+2.0 mg·L~(-1) KT,诱导率为25.0%。子叶在MS+2.0 mg·L~(-1) IAA+1.0 mg·L~(-1) 6-BA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早,呈现淡绿色疏松状优质愈伤,诱导率100%,无褐化;诱导不定芽的较适培养基为MS+(0.03~0.05)mg·L~(-1) IAA+1.5 mg·L~(-1) 6-BA,诱导率达到37.5%。真叶在MS+0.5 mg·L~(-1) NAA+(1.0~2.0)mg·L~(-1) 6-BA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100%,无褐化,形成淡绿色疏松状优质愈伤组织,未诱导出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9 mg·L~(-1) IBA,生根率达到91.7%。本实验建立了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为后续开展新疆耐盐碱农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向日葵 ‘早矮大头’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16S rD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植物保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植原体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新疆轮台县疑似杏褪绿卷叶病植株总DNA进行巢氏PCR检测,扩增出大小约1.2 kb的特异性条带。对扩增产物克隆和测序,确定特异片段大小为1 248 bp。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新疆杏褪绿卷叶植原体不同分离株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极高,达到99.8%~100%。与16SrⅤ组成员的同源性达到98.2%以上,其中与16SrⅤ-B亚组的枣疯病植原体山东宝山分离株,甜樱桃绿化植原体山东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9.4%~99.6%。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植原体属于榆树黄化组(16SrⅤ)的一个新的亚组,与其相似性最高的是16SrⅤ-B亚组,相似系数为0.94。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新疆杏褪绿卷叶植原体16S rDNA的序列,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杏褪绿卷叶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杏 杏褪绿卷叶病 植原体 16S rDNA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生理落果期不同组织蔗糖代谢动态特征及与落果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主栽扁桃品种‘纸皮’扁桃为试材,分析了生理脱落期幼果(包括包括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果柄(包括正常果果柄和即将脱落果果柄)、结果母枝韧皮部、当年生新枝、叶片等组织间蔗糖、葡萄糖、果糖浓度和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同时研究去除新梢对扁桃生理落果率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扁桃幼果生理脱落期不同组织的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呈规律性变化,且与扁桃的落果动态规律相对应;扁桃幼果生理脱落期的蔗糖代谢以分解为主,蔗糖分解方向的酶起主要作用;新梢与幼果间竞争光合产物导致幼果葡萄糖供应不足引起了落果,蔗糖酸性转化酶和分解方向蔗糖合成酶是调控扁桃幼果脱落与否的关键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氮肥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新型尿素在膜下滴灌玉米上的肥效差异,筛选最佳的新型尿素类型。【方法】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常规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和常规尿素加锌。各处理施用等量氮磷钾,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其他处理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结果】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6.32%~9.62%,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5.62%~13.43%,差异显著。其中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普通尿素增加13.43%;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氮肥利用提高3.26%~8.28%,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新型肥料均有利于提高0~40 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其中控失尿素处理后效果最好。【结论】施用控失尿素,棉花产量提高9.62%,地上干物质量提高13.43%,氮肥利用率提高8.28%,应用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新疆红花地方种高油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对来自新疆的51份红花材料的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红花地方种的种子含油率与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顶果球着粒数>节间长度>皮壳率>千粒重>生育期>一级有效分枝数>二级有效分枝数>分枝总数>节间数,表明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红花地方种培育高油品种时,应优先考虑单株果球数,株高和三级有效分枝数等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培育高油红花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栽冬小麦品质特性与普通馕感官评价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普通馕品质和小麦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普通馕品质影响较大的品质指标,为馕专用小麦选育和馕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测试其籽粒性状、面粉特性、粉质仪参数、拉伸仪参数和揉混仪参数,对11个品种的小麦粉进行普通馕制作和感官评价.[结果]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均值,除稳定时间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中强筋品质类型;南北疆主栽小麦品质的差异主要是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和弱化度等指标差异较大造成的.新冬18号、新冬22号、新冬53号、新冬60号4个品种适合用作优质普通馕的制作.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最大拉伸比例,峰值时间、峰后斜率12项品质指标与普通馕品质的关系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面筋指数、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是判断普通馕品质的重要品质特性,这些指标既是普通馕的综合质量预测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普通馕专用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