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新疆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发生与危害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我国新入侵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在新疆发生情况,简述悬铃木方翅网蝽形态特征、分布、发生与危害和防治技术,为新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观察、鉴定、查阅相关文献方法.[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新疆阿克陶县巴仁乡、皮拉勒乡以及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已发生危害,危害株率在7.73%~85.00%.[结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新疆发生为害.应组织开展对该虫的普查,明确该虫在新疆的分布、发生和为害情况,及时防控,避免该虫在新疆扩散蔓延和爆发.

关键词: 悬铃木方翅网蝽 发生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转录因子基因SlWRKY6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基于番茄基因组数据库SGN(Sol Genomic Network)信息,利用RT-PCR从栽培番茄'M82'(Sola-num lycopersicum)中成功克隆到番茄SlWRKY6基因(登录号:Solyc02g080890),通过qRT-PCR方法和原核表达初步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番茄SlWRKY6基因ORF全长1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其蛋白结构含有1个WRKYGQK保守结构域和C2 H2锌指结构域,属于Ⅱb类;其基因启动子上游1500 bp含有多个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2)进化树分析显示,SlWRKY6与潘那利番茄Sp-WRKY31-X1(NP_001352691.1)的相似性最高,且定位于细胞核内.(3)qRT-PCR结果显示,SlWRKY6基因在番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受盐和干旱诱导表达.(4)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T-30a-SlWRKY6重组蛋白的大小约66 kDa,与预期大小一致.(5)原核表达分析显示,重组菌E.coli BL21∷pET-30a-SlWRKY6在不同浓度盐(NaCl)和干旱(Mannitol)胁迫下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菌E.coli BL21∷pET-30a,且在400 mmol/L NaCl、800 mmol/L甘露醇胁迫条件下最为显著;滴板实验初步验证SlWRKY6转录因子能提高重组菌E.coli BL21∷pET-30a-SlWRKY6在ABA和pH 9(NaOH)胁迫的耐受性;在400 mmol/L NaCl、pH 5(HCl)、800 mmol/L甘露醇胁迫条件下耐受能力降低.研究表明,SlWRKY6转录因子可能通过参与ABA途径来响应非生物胁迫.

关键词: 番茄 SlWRKY6 亚细胞定位 qRT-PCR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问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 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104·hm-2,穗粒数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关键词: 春、冬性小麦 超晚播 生育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和消费区.解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新疆冬小麦育种中杂交组合的合理选配以及后代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小麦55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对134份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及54份育成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估算其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SNP位点的多态性比率达到95.62%(50,743/53,063).每条染色体分布1068~261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A>B>D.188个品种间的两两遗传距离在0.002~0.723之间,平均为0.378.其中134个地方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400之间,平均为0.070; 54个育成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4~0.337之间,平均为0.114; 134个地方品种与54个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05~0.723之间,平均为0.699.聚类结果显示可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不同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其次是育成品种之间,而地方品种之间遗传差异最小.鉴于育成与地方品种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新疆冬小麦品种可以利用地方种来丰富其育种的种质基础,拓宽遗传背景,进而提高当地小麦育种水平.本研究为新疆冬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新疆 冬小麦 地方品种 育成品种 SNP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因子对棉花黄萎病拮抗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数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在不同理化因子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趋势,总结适宜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生长的土壤理化因子.[方法]以实验室已分离的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为基础,对培养皿土壤中不同理化因子下的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和V.dahliensis进行涂布定量.[结果]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更易在土壤温度为30℃、相对含水量37.5%、土壤肥力3T、土壤盐分含量0.3%碱性土壤中定殖,且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会使V.dahliensis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变弱.[结论]以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确定拮抗细菌BHZ-29的适宜环境生长因子较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根据新疆棉田的特点来进行拮抗细菌B.velezensis BHZ-29的定殖能力研究.

关键词: 土壤 理化因子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 数量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高粱生长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草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长期定位施肥方式,研究CK、NK、NP、PK、NPK、M(有机肥)、NPKM、1.5NPKM 8个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生长规律、含糖锤度、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新疆干旱区连作甜高粱生长的最佳施肥方式.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甜高粱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秸秆含糖锤度及产量均有影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甜高粱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秸秆含糖锤度和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有差异.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株高、茎粗和茎秆含糖锤度差异较大、叶片数差异不大,其中NPKM施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含糖锤度分别为224.33 cm、21.47 mm、18.41%,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并比CK极显著增高了13.86%、39.60%、23.47%.施肥有利于秸秆含糖锤度的积累,在抽穗后第28天时达到最高值,此时,NPKM处理达到18.57%,但抽穗期到成熟期不同茎节含糖锤度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积累规律不一致.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灌浆期时达到最大值,其中NPKM处理叶绿素达到44.62 SPAD.所有施肥处理的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比CK极显著地增加,其中NPKM处理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分别达到90.80、4.01、94.81 t·hm-2,均高于其他处理.施肥有利于增加甜高粱的产量、含糖锤度及经济效益,利用不同施肥方式来缓解高粱连作障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采取不同的肥料配比.综合来看,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NPKM)是促进干旱区连作高粱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模式.

关键词: 甜高粱 连作 施肥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萎锈灵包衣对低温胁迫下棉种萌发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轻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探索萎锈灵包衣提高棉种萌发期耐低温能力的功效.以对温度敏感的"新陆早50"棉种为实验材料,设置25℃、18℃、15℃和12℃共4个温度处理,将萎锈灵按照不同含量制成悬浮种衣剂即0(种衣剂中仅含惰性成分)、4.2%、5.7%、7.2%、8.7%和10.2%共6个梯度对棉种进行包衣处理,以光籽不包衣处理为对照,采用砂培法,观测各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种子萌发活性指标和干物质质量、种子干物质转化效率以及呼吸消耗量等干物质转移指标,计算低温胁迫与正常温度下相比的抗逆系数,比较不同含量萎锈灵包衣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包衣的情况下,正常温度下(25℃时)棉种的萌发指标最高,发芽率可达80.5%,随着温度降低棉种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低温胁迫严重影响棉种的萌发;而在萎锈灵包衣的情况下,正常温度下(25℃时)棉种的萌发指标最高,发芽率可达96.0%,随着温度降低各处理棉种萌发指标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萎锈灵能够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种子萌发的伤害.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种衣剂中萎锈灵含量的增加,除种子的呼吸消耗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种子发芽率等萌发指标以及鲜重、干物质质量、干物质转化效率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萎锈灵处理较不含萎锈灵处理能使棉种萌发进程提早2~4d;低温胁迫下不含萎锈灵处理的种子活力低,棉花幼苗生长也受到抑制,幼苗鲜重显著减少,导致幼苗干物质积累也显著减少;未包衣和不含萎锈灵处理的种子平均抗逆系数仅分别为0.68和0.70,而含萎锈灵包衣的种子平均抗逆系数为0.73~0.91.研究表明萎锈灵能增强棉花种子活力,进而提早萌发进程,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从而增强棉花萌发期的耐低温能力.

关键词: 萎锈灵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抗逆系数 干物质转化效率 棉花 种子萌发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杏果实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及软腐病原菌的 分离与验证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 CSCD

摘要:为了解桃和杏采后果实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并对潜在病原细菌进行筛选与验证,为其贮藏保鲜、软腐病害防治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疆地产油桃和库车小白杏采后果实内生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微生物传统分离培养,采用16 S rDNA序列分析对潜在病原细菌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离体接种法和再分离法,对相关菌株的致病能力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内生细菌共包括128个操作分类单元,涉及9个门117个属,其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为绝对优势菌门,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油桃以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菌属为优势菌群;库车小白杏以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泛菌属(Pantoea)、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普氏菌属(Prevotella)等菌属为优势菌群.通过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潜在采后致腐病原细菌XAAS-P1,经分子鉴定初步确定其归属于泛菌属(Pan-toea).XAAS-P1对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均具有较强的致腐能力,并呈现出与自然软腐一致的病状.接种4 d后,XAAS-P1致腐率可达1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接种组样品的软腐现象提前了1 d.对接种组病灶中的微生物进行再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AAS-P1是病灶组织中的绝对优势菌群,证明了菌株XAAS-P1是导致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软腐变质的主要病原细菌.研究表明,桃和杏果实中存在丰富多样的内生细菌,其内生泛菌XAAS-P1可导致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的软腐变质.

关键词: 内生细菌 软腐 病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新冬20号'为材料,设置4种遮阴处理(S0,S1,S2和S3)和4种氮肥水平(N0,N1,N2和N3),分析遮阴和氮肥互作对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且遮阴处理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大于施氮影响.千粒重与灌浆速率、阶段籽粒累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遮阴(S0)和轻度遮阴(S1)处理,灌浆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灌浆持续时间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N2S1处理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除N0S1外);在中度遮阴(S2)和重度遮阴(S3)条件下,灌浆速率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轻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1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25%)条件下,可以通过适量增施氮肥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来弥补遮阴导致的灌浆速率下降,进而增加小麦粒重;在中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2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50%)和重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3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75%)条件下,应控制氮肥用量,拔节期追施纯氮103.5kg/hm2以上虽然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延长,但无法弥补遮阴和施氮下灌浆速率下降的不利影响,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降低.

关键词: 遮阴 氮肥 粒重 灌浆特性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红腐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间毒素活性差异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拟轮枝镰孢霉(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致病力与毒素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毒素对棉苗根系保护酶的影响,选用棉花'新陆早82号'品种,用拟轮枝镰孢霉粗毒素液水培处理棉种及棉花幼苗后,分别测定棉种发芽率、胚根抑制率、棉苗萎蔫程度、根系电导率、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结果表明:拟轮枝镰孢霉毒素活性与菌株致病力成正相关,与棉苗致萎程度、根系保护酶活性成正相关;不同致病力菌株所提取的毒素及其不同浓度溶液均对棉种萌发率及胚根抑制率有显著影响;经病原菌毒素溶液处理后,棉苗根系的SOD、PAL、POD、PPO活性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活性最高出现在处理后12~24 h.该研究对于了解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为毒素在抗病育种、病害防治新方法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棉花 拟轮枝镰孢霉 毒素 致病力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